>>> 2007年第12期
关注教师的心理保健
作者:冯志颖
教师职业的特点对教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思想品德、作风仪表、处世态度,甚至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教师还要经受学生和家长的严格监督。教学工作既复杂又需具有创造性,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方法或模式去教育年龄不同、性格各异的学生。衡量老师教学效果的载体又是心智不断发展的人。这种“质量标准”的要求既宏观又具体,教师要“达标”已实属不易。故在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群体中,容易引发各类心理冲突、心理反应等适应不良性心理问题。
趋避式心理冲突意指某个人对同一目标(如教师职业)持矛盾的态度,既喜欢、向往和追求,又厌恶、拒绝和逃避时发生的矛盾心理。当事者必须要做出选择和决断时,则会给其带来焦虑和痛苦的心理。一些青年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思想不稳定,易受社会分配不公等不良思潮影响,导致心理压力增加。
角色扮演困难引发心理紧张特别是在初为人师的青年教师中较易出现。他们刚从大学课堂中走出来,虽然学到了丰富的教育理论和各学科的知识,但由于缺乏实践锻炼,在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等方面缺乏经验,出现教师角色扮演的困难,因而容易引起心理紧张。
相对“被剥夺”心理严重人们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往往要进行社会对比,总喜欢拿自己的劳动投入及所获得的报酬同他人进行比较,并产生或满意或失落的情感体验,后者可以称为“被剥夺”心理。许多教师将自己全部身心放在教育事业上,刻苦钻研业务,勤奋教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合格学生,他们内心希望获得与自己的成绩相当的报酬。然而现实中并不完全是这样,职业声望也不像媒体宣传的那么高,这种所得不及付出的结果容易使他们产生相对“被剥夺”心理。
相对“被剥夺”心理的产生,除宏观上的社会和学校因素外,源自教师自身的原因主要是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偏差。许多事物本身是中性的,它之所以引起心理困扰,大多是由于人们对其认知或评价的不同所致。当一个人长期持有不合理的认知,甚至出现极端化倾向时,就会处于严重的心理应激状态之中,出现失落、忧郁、焦虑、不满、愤怒、绝望以及言行过激等消极情绪或行为反应,甚至导致心理疾病。造成部分教师产生相对“被剥夺”心理的个体认知偏差主要表现在:对改革开放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切身利益期望过高,而对困难、挫折以及自己将会为此付出的代价估计不足,结果由期望变成失望和不满;在进行社会对比时,所选择的参照群体不适当,影响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所得结论是自己及其所属群体的状况最差,获得的利益最少,由此产生相对“被剥夺”心理。
“过失”心理反应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所诱发而出现的一时失误后的自责、内疚心理,严重时可出现懊恼、沮丧、悲观、抑郁等负性情绪,不可自拔,称为“过失”心理反应。例如青年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对“尖子生”偏爱、对“差等生”忽视甚至歧视导致的师生关系问题;或某些教师仅凭“想当然”“老经验”办事,或工作方式不妥,或师德修养缺陷等导致的教育教学失误或挫折,都可以是产生“过失”心理反应的原因。
心理失落感多发生在中老年教师群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教育领域内部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使得一些中小学的中老年教师感到不能适应,力不从心,甚至悲观失望,感情上受到冷落。诸如获得培训机会少,缺乏展示才智的平台,在网络、博客、教学课件制作方面不如年轻教师,上升空间狭小,有些接近退休年龄的老教师被劝退回家或转岗做后勤工作等,使得他们心灰意冷,产生心理失落感。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管理者要做好工作:如注重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知人善任,尊重每一位教师,创造机会促进每一位教师成长等。除此之外,教师自身的心理保健也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
在教学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为此应该做到: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德智体全面负责,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是非观;要有健康的情感,爱学生,爱教育,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既是对社会的贡献,又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要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
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尽快适应环境,稳定自己的从教思想,不畏艰难,勇于拼搏,使自己的实践角色和期望角色相一致;老年教师要学会接受新事物、新观点,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充满成熟的活力。
遇到不顺利的生活事件时,要善于疏导自己的不良心理正确评价不快事件,积极应对,变压力为动力,减缓痛苦情绪招致的不良心理。要认识到“桃李满天下”这种精神回报是任何物质报酬都不能比拟的。
(金卫东摘自《健康文摘》2007年第3期插图:陈罡)
责编:熊春阳 (本文编号: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