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1期

当老师的职业志趣

作者:李林荣




  说起来,大概首先得拜电视里各种“讲坛”“讲堂”类节目的热播效应所赐,多年来一直不怎么被社会舆论关注的教书授课这一古老的教师职业活动,现在也终于成了遍布传媒的一个公共论题。连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很可能也由此深受触动,开始大力强调课堂教学这一环节的质量和重要性了。见此情形,我想,不光是我自己,可能任何一个现在正以一线教学为专职的人,都会感到欣慰。谁不愿意自己正在从事的职业有为社会所广泛瞩目的一刻呢?在这样的氛围中,听着看着针对那几位经电视上的“讲坛”或“讲堂”而走红天下的同行们的种种议论,匆匆来往于出入校园和课堂的行程中,我也常不由自主地暗问自己:教师这份职业的理想境界到底该指向何方?个人的意见和想法,当然只管得了个人,不一定值得推荐给别人。自己的问题,也只能按自己的习惯,凭自己的经验来解决。把我自己就此而有的一点感受写在下面,除为自己备忘,也为与同我想法类似的朋友交流。搜索我自己的经验,对于老师这份职业最初有比较认真和比较庄重的印象,是从读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开始的。尽管后来也见过不少就《论语》具体词句的阐释,跟南先生这套书大加商榷,甚至完全唱反调的学理文章,其中有的观点也引起了我的认同,但对于南先生这套书中“别裁”出来的那位为人师者的孔老先生的神情风采,我却不但深以为然,而且深怀景仰,一直不愿意动摇。我相信孔子就非得是这个样子,否则,我实在想象不出还有什么别的理由,足以让历朝历代的人们尊崇他为“万世师表”。南先生所讲述出来的孔子,当然也鲜明地突出了孔子的许多为常人所轻易可以想见的那些特点:比如渊博通达,质朴宽厚,亲切诚恳,睿智坚毅,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过更让我看重的是,在这些特点之外,孔子还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于承担理想的人,并且最重要的是,他完全没有因此而往一般意义上那种愤世嫉俗、遗世独立的方向上走,更没有把围绕在自己身边的那些事实上从里到外都形形色色的学生当成“世”和“俗”,而给简单地“愤”掉“嫉”掉;相反,孔子身为一位坚守着深沉宏远的理想以致几乎遭举世所弃的老师,他选择的道路却是和来自世俗世界的学生们共同成长。
  有理想并且敢于坚守,不是因为自己已经完美;而勇于从现实当中起步,一边开路一边进取,虽遇挫折坎坷也决不改道旁去,也不是因为这样可以赢得外界的欢呼和赞誉。按照今天的标准,孔子在他的那个时代,充其量只是个民办教师,那个时代不是没有公办的名牌学府,但那里没有他的职位。论声誉名望,他既不是国家和一级政府表彰的模范和杰出教授,也不是舆论猛烈追捧的超级名流。他的学生后世相传很多,但实际上没那么多,而且学生里比较知心和比较真心追随他的那几位,下场也实在不能说好——也许这些都属我个人对孔子的“误读”甚至“谬读”。但正是这样的感受,在我中学毕业的那年帮我下定了决心,这辈子要以教师为业,要以我所感受到的这种孔子式的教师生涯,作为自己一世的职业追求。成就自然不敢往圣人的高度上妄比,但圣人还在凡间费力跋涉时的那些尴尬的担当和压力,倒是情愿领受。这就是我那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彻底想清楚了的抉择和决定。有了这个决定之后,我从上本科,到博士后出站,接连不断在有明确属于自己的老师可追随、可求教的学生生活里浸泡了整整12年。12年的每个学习阶段,我都换一所大学,依现在的说法,我的这些母校都算是“名校”,至少都列名在“211工程”之内。我所遇到的老师,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有特色,越来越有名,其中让我在学问和道德上都由衷敬重过的老师,自然也累积得越来越多。但是说实话,不知是因为时过境迁,还是因为自己已经老得越来越忘恩负义,现在有时冷不丁回头看去,当初我曾那么热切地仰望和追随过的一些可敬的老师,现在留给我的印象竟已变得如此淡薄。看看自己现在教的一些学生对我的态度,我很后悔自己当年的木讷和寡情,使我错失了在情绪最饱满的时候向那时施师恩于自己的老师们表达敬爱和感激的机会。现在我唯一还可略感安心的是,也许是因为有中学毕业之际关于孔子的那层认识在心里垫底,上大学以后这12年间,我从来没有顺着身边常有的那种按着外在的名声大小来追捧老师的风气,去刻意地选课看书,或分配自己尊重老师的心情。现在还牢牢刻在我记忆深处,每想起来我都还会深深感佩的那几位老师——如本科时期教化工原理的敬业而赤忱的赵老师,硕士生时期讲当代小说的教学风度极其洒脱的李老师,博士生时期以绵密的思绪和惊人的记忆力震撼课堂的章老师,都远不是我在读当时系内和校内人望和所谓社会知名度最高的老师,但事实上,他们留给我的教益,在今天我的感觉中,已经超过了不少当初我也认真听过的许多比他们名气更大的老师的讲座或课程。像我这样职业志趣只在单纯做一个老师的人,过去、现在和以后,都知道,在自己的为人师者的职业道路上,出名永远不是自己追求的方向,无论是在校园内还是在校园外。一个忠于职守、在本业上不断精进的好老师,他最大的追求应该是像孔子那样,永远跟自己眼前的学生紧相伴随,一起成长,一起进取而不是跟社会上一时的风尚或舆论界某种强势的声音紧相伴随着。对如此意义上的一个好老师而言,他眼前川流不息的学生,既是他在某一特定时期和某门课程学习过程中应当悉心地引领、陪伴和呵护的幼弱的对象,又是反过来促使他自己的成长也不断得以持续的为人为学的旅伴。而对一个好的学生而言,他求学时期真正的幸福或者幸运,只在于有许多各有所长、各有特点、各有可取之处可以启示自己、召唤自己,帮助自己不断从各方面成长、充实的老师环绕着自己。而一个学生的真正智慧也就在于他决不会单是跟着老师名声的诱导,去选择和局限自己求知的方位,而是动用自己的心情和眼光,去主动、广泛地发现和迎接各方面、各种风格的老师,来对应自己各方面成长的内在需要。我相信,只有在这样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师生之缘才是人世间最特别、最可珍念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如此的朴素,如此的寂寞,如此的深沉,以至于我们常常总要不自觉地用喧嚣、矫饰的形式来装点和显示它的存在,结果却一次次地又将它彻底掩埋。尽管事实常不免如此,但我还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心甘情愿,就喜欢把自己身为教师的职业生涯安顿在这样的关系之中,永远不当名师。
  (摘自《粤海风》2007年第4期)
  ■责编:戴利朝 (本文编号: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