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8期
阅读是一种宗教
作者:曹文轩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应当将阅读看成是一种宗教,一种超越任何宗教的宗教,把阅读看作是一个宗教行为。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几家出版社共同推出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一共是60本。乍一听是否觉得这么多的书对于孩子来说太沉重了?可是我们如果反过来问一下,一个孩子,他念了3年初中,又念了3年高中,这6年的时间里面,看上60本书,每年才10本,每个月才不到1本,还多吗?反过来这么一问,我觉得也不多了。我以为我们今天的中学生的阅读量,其实是不够的。我并不认为60种就已经够了。多看这60本书与加重他们的负担,我以为是毫无关系的。因为这些书仅仅是供他们阅读,并不是作为课程被要求的。那么这种情况下的阅读其实是缓解学习的紧张。我以为应当加大他们的阅读量,60本书并不多,如果他们读的都是值得阅读的好书的话。这60本书在我看来,是值得阅读的。
何谓经典?在我的印象中,在我的阅读中,觉得所谓的经典就是那样一种东西,我把它看成是至高无上的。这里的阅读是一种仰视,就是事情到这里为止不能再过去了,就像来到一座高山下面。经典肯定是与时间有关系的,对于现在的东西,我只能这么说,它可能成为经典。经典的作品肯定是能说出一些东西来的,不是不能把握的,比如说它的艺术性,比如说它反映的那个问题代表了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等等。
我以为一个正当的、有效的阅读应当将对经典的阅读看作是整个阅读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对时尚文字的阅读是必要的,但一个人倘若将时尚文字作为阅读的全部,那么这种阅读注定是一种低质量的阅读。而事实是现在的阅读不论是成人的,还是孩子的阅读,往往为时尚的文字所包围,使他们无法接受经典,特别是孩子。我想,这个现实是应当被我们关注的。这60本书的意义可能也就是在这个地方。
大家都知道,今天的社会是一个以享乐主义为主流思想的社会。大家就看看今天为孩子们所制造的文字,在我看来,大部分是缺少经典中许多宝贵的品质——它的忧郁感、它的悲悯、它的雅致、它的美感、它的圣洁、它的庄重和意境等等。大家去看看现在的少年儿童读物里边,经典的品质都是很少的,或者说是不具备的。而这些文字往往都流于毫无意义的嬉笑与一味的喧嚣和热闹,因为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是以享乐主义为一个主流思想的,而我认为这个情况是非常非常糟糕的。
我曾经在许多场合反对过一个说法,就是许多人认为儿童文学是给孩子带来快乐的文学,我说不对,这个定义是错误的,这个定义应该修改为:儿童文学是给孩子带来快感的文学。而这个快感包括悲剧性快感。你看安徒生的童话有几个是让你快乐的?不是!它是让你悲哀的,让你忧伤的,让你意识到这个世界存在的人的那种苦难,甚至说是巨大的苦难。我在许多地方用一个非常通俗的语言来说,说你们都在给孩子制造的那种快乐叫“傻乐”。我说,一个小孩如果长期在傻笑中长大,那么长大了他不是个白痴,也是个准白痴。但是这个观念我们现在几乎是无法纠正的。我想这60本书的出现,可能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还有一个观念,我刚才就讲了,阅读它必须是一个以经典阅读为基础的阅读,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阅读。一个孩子如果不能使他回到经典性的文字,而长期沉落于这些轻飘的、快乐的、没有忧伤的文字,我怀疑这种阅读在建构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培养孩子优良的心理素质方面,它是起到一个怎么样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以为几家出版社联手出版的这60本书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关系到理想的阅读姿态的培养,关系到阅读的质量。这些书是经过时间沉淀的,是成为了经典的书。
我想,一个孩子理想的阅读应该从这个地方开始。
(摘自《追随永恒》,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责编:蔡兴蓉 插图:丛威
(本文编号: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