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三封“情书”

作者:周树群




  “老师,徐磊给贲珂写情书!”
  刚下课回到办公室,王思雨就气喘吁吁地跑来,把一张纸条送到我面前。
  “情书?五年级的孩子知道什么是情书?”我将信将疑地接过纸条。
  贲珂里好,我知道里是一个好学生,里的成绩比我好。我送给里的那些东西,里还记的吗?
  
  3月16日
  徐磊写
  
  我哑然失笑,这是我看到的最蹩脚的“情书”了,只看那些扭成麻花状的笔画就让人忍俊不禁,但这却是我看到的徐磊写的最通顺最完整的文字。说起徐磊,全校老师没有一个不知道的,可谓“懒”名远播。学校里流传着关于他的一则趣闻,说他有一次站在讲台前读书,读着读着居然靠着讲台睡着了。睡着也就罢了,涎水又挂了下来,竟然浸透了几页纸!
  我见过成绩差的学生,但确实没见过这样差的——学过的课文没一篇能读得顺的,刚教过的生字转头就忘了,作文一般不会超过30个字,考试很少及格,分数常常在个位数徘徊。这样一个孩子,对学习早已失去了信心,每天到学校来无非是履行某种形式,完成某种任务而已。可怜的孩子,既然学习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快乐,有时甚至成为一种煎熬,就不要用分数和成绩的鞭子去抽打他本已受伤的心灵,让他从有限的解脱中获得一些快乐吧,毕竟,分数不是生活的全部。因为我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对他来说,我的语文课堂是开放和自由的——可以不听我讲课,可以看书包里的任何书或是做手工制作,画画什么的。不能让他优秀,那就给他快乐吧,只要他不惹事儿就行。
  谁知今天竟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班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课前课后,议论纷纷。我知道,如果我把这张纸条拿到班上去当众宣读,严词告诫,事情也会平息,但那一定会伤害孩子的感情,埋下仇恨的种子。怎么办?我想起李镇西说过,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必须从心灵抵达心灵,用心灵理解心灵。看来,我得先跟孩子谈一谈。
  我把徐磊找来,让他坐在我旁边。他有些拘谨,但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也许本来就没有错吧。
  “你喜欢贲珂吗?”“喜欢。”“她喜欢你吗?”“不知道……可能不喜欢”“为什么?”“我的成绩太差。”
  我从抽屉里拿出那封“情书”,继续问他:“你怎么会想起写这个东西呢?”这是我觉得最难理解的,因为他平时连多写一个字都不愿意的。
  “青铜也写了这个。”
  青铜?我脑海中浮现出班上《青铜葵花》读书课的情景:孩子们自由地坐着,每一个人都把目光投向我。教室里,除了我读书的声音,再无任何声响。一段读完,甚至可以听见风从窗户穿过的声音。
  我恍然大悟。一个多月来,我利用读书课给班上的孩子读《青铜葵花》,孩子们都听得入迷,没想到竟然还吸引了不爱听课的徐磊。不知道他能否理解曹文轩的纯美感伤,但他确实喜欢听青铜和葵花的故事。
  “你是说,你是学着青铜写信的?”我问。“是。”“青铜是葵花的哥哥,他为了妹妹什么苦都能忍受。你把贲珂当做妹妹,你能为她做些什么?”“我送过她铅笔和作业本。”
  原来这就是“我送给里的那些东西”。我舒了一口气说:“这些就够了吗?你有没有想过,哥哥给妹妹写了封信,歪七扭八的字迹,错别字连篇,妹妹会怎么想?”“妹妹会不高兴。”“是的,所以,现在你首先要做的是:把字练端正,少写错别字。老师愿意帮助你,怎么样?”“好。”他咧开嘴笑了。
  “咱们就从这封信开始。看,你把所有的‘你’全都写成了‘里’……”
  半个小时后,任务完成。
  
  贲珂妹妹:
  你好!
  我送过你一些东西,还记得吗?不要误会,我不是想要回那些东西。我是想告诉你,以前我送你东西,是因为你的成绩好,我佩服你。现在我读了《青铜葵花》,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不只体现在赠送东西上。我会像青铜关心葵花一样关心你的。
  哥哥:徐磊
  
  3月16日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信,字迹不算漂亮但工工整整,文辞不算优美但情真意切。
  “满意吗?”我笑着问,“让老师代你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转交,怎么样?”
  “好的。”看着他胖嘟嘟的脸蛋,我发现他的笑容也很可爱。
  放学前,我把这封信带到班上,当着全班学生的面交给了贲珂,我说:“贲珂应该为有这样的哥哥而自豪。其实坐在这里的孩子们都是兄弟姐妹,都要互相关爱。我相信,徐磊一定会让老师和同学因为他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和快乐的,我们这个班级也一定能成为一个人人互相关心、共享幸福快乐的集体,你们相信吗?”
  “相信!”一束束信任的目光投向了徐磊。集体信任的力量一定会感化他的,我想。
  第二天,徐磊一大早在校门口拦住我说:“老师,贲珂给我回信了!”
  “是吗?”我接过信问,“可以看看吗?”
  他点点头说:“我就是送给你看的!”
  贲珂不愧是学习委员,信写得很长,不但对徐磊曾经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而且对徐磊的学习提出了具体的目标,鼓励徐磊认真学习;并表示,只要徐磊愿意,随时可以给他提供学习上的帮助。
  我把信交还他,说:“这下你可请到一位免费的老师了!”他笑着跑开了,那姿势,快乐得像要飞起来。
  渐渐地,徐磊变了。学习上,他不再懒惰,课堂上开始聚精会神地看书或者思考,课后读了好几本班级书柜里的注音图书。我让贲珂专门针对他的学习情况布置的作业他也能一丝不苟地做完,单元测验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而且,对班上的事情,他变得很热心,经常主动要求拖地擦窗。他对集体的关心大家有目共睹,在新一轮班干改选中,他以满票当选为劳动委员。
  期末考试转眼就到了,班上最令我担心的就是徐磊,我怕他的作文又写不好,影响整个语文考试的成绩。孩子刚刚进入学习的春天,要是再让冰冷的考分摧毁了自信,很可能从此就会一蹶不振,很难再爬起来。
  一番焦急的等待之后,成绩终于揭晓了。我的目光在一连串的名字里紧急搜寻,最终定格在“徐磊”两个字上。78分!竟然比及格分整整高出了18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确认一遍,没错,78。翻开试卷,我找到了他的作文。十多行字,一笔一划,工工整整。这次作文要求以《××,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段话,徐磊的题目是《贲珂妹妹,我想对你说》。
  贲珂妹妹,你给我的帮助太多了。我的每一次作业,都是你先给我检察。我有不懂的题就问你,你也不怕烦,有时自己的作业没做完就先讲给我听。我记忆不好,有时把家庭作业忘记不做,你就送我一个小本子,让我在学校里把作业题目抄在上面。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次忘记带作业的事。还记得吗?那天早上我把作业忘在家里,小组长追着我要,说我没做作业。我很委屈,几乎要跟组长吵起来。你知道了这件事,先叫开小组长,又问了我家里的电话号码。不知道你到哪里打的电话,一会儿,我妈妈就把作业送来了。
  贲珂,你帮助我这么多,可是我能帮助你的却很少。贲珂,你就是我的亲妹妹!
  我拿出红笔,轻轻地圈出“察”,在旁边写上“查”,然后把“记忆”改成了“记性”。
  轻轻地合上试卷,窗外,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作者地址:江苏省海安县大公镇中心小学邮编:226623)
  责编:唐河 插图:姚腊远
  (本文编号: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