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全校师生,你认识几个?

作者:朱华贤




  那天,我正在读一篇文章,题为《让学校的每个人都相互认识》。恰巧同事读初三的儿子进来,我忽然想到: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生认识多少同校的教师和同学?于是当即问他。
  孩子的回答是:教他们的十来位老师都认识,校长和教导主任也认识,没有教过他们的,只有两三个老师能叫得出姓名来,其他的,有些只知道是自己学校的老师,有些也就不清楚了;至于同学,同班的当然认识,隔壁班中能叫得出姓名的大概有七八个,其他就只是面熟。至于其他年级的同学,认识的就屈指可数了。
  我又问:“同班同学中,这三四年里,你没有同他们说过话的有没有?发作业本或其他形式只叫一下名字的不算。”他仔细想了想说:“有的,至少有十几个平时没有什么话可说。”我知道他们学校的规模,全校师生有1600名左右。我说:“你在这所学校读初中三年多了,你总共认识100个人吗?”他摇摇头说:“最多80个。”
  后来,我又用同样的问题问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女生。她的回答也基本相同,有一点区别是,因为她是班干部和学习尖子,经常有机会参加一些会议或考试和竞赛,所以相对来说认识的同学、老师多一些。我最后仍旧问她:“你总共认识100个人吗?”她说:“估计还差几个。”
  为什么共同学习了初中四年或小学五年,认识的同校师生还那么少?通过进一步走访和调查,答案大致有:一是课余时间太少,学生在校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教室里上课,下课休息和自由活动的时间相当有限,有的教师还经常拖堂,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就更少了。二是跨班或跨年级的课程或活动很少,在很多学生看来,别的班或别的年级就是另一个陌生的人群,虽然同进同出,但没有沟通的机会,“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三是观念上存在偏差,不少教师和家长认为,孩子到学校里就是读书学习的,不是来认识人和交朋友的,认识人算什么本事?他们不愿孩子互相串门走动,怕互相干扰,怕影响学习。主观和客观上都不允许去认识更多的同校师生,学生怎么可能“学友遍全校”呢?
  认识同校师生的多少对学生的现在和未来重要吗?这个问题也许很多人都没有考虑过。但我觉得非常重要。为什么现在有心理障碍、性格孤僻、厌学的学生那么多?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缺少交流肯定是主因。我认为,作为在校中小学生,认识的同校师生自然是越多越好。首先,有利于增添乐趣。熟人多,朋友多,到校学习的乐趣和兴致就会大大增加,会产生一种融入集体怀抱的温暖感和安全感。试想,如果认识的同学不多,可以说说话的很少,孤家寡人会有快乐吗?其次,有利于调整心态。熟人多,交流多,有烦恼就倾诉,有快乐共分享,有信息就沟通,这样的人肯定头脑活,心态好。再次,有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人的交往能力是需要从小在实践中培养的。小时拘谨内向,大时也往往如此。交往能力不可能从书本上得到,读一些交际指南之类的书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只有在现实生活中亲自实践,才能获得经验,逐步成熟。
  认识人、了解人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现代社会亟需的实用能力;主动去认识别人是心态开朗的表现。美国著名的企业管理家卡耐基曾经这样说过:人的成功=30%的知识+70%的交际能力。人生的成功虽然不能用这么简单的等式来表述,但它至少说明:交往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学校是一个群体性聚集的公共场所,学生之间年龄相近、目标相同,本来是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最好地方,然而,现在的中小学生共同学习三五年,认识和交往过的人竟是那么少,这是不是有点可怜或可悲?如今,我们许多学校的规模都比较大,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师生。让我们想象一下,假如一所1000名师生的学校,所有的师生都互相认识,或者大部分都认识,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肯定是:生动活泼,心情舒畅,笑意盈盈,令人神往。
  两耳不闻他人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这样的现状亟待改变。学校如何为学生搭建更多的互相认识和交流的平台也亟需考虑。
  (摘自2007年3月26日《文汇报》)
  责编:子丑 插图:陈罡
  (本文编号: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