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5期

赏识教育与“两罗”实验

作者:汤新华




  如果追本溯源,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赏识教育实际上是有其理论依据的,那就是美国著名的“两罗”心理学实验,即罗森汉恩和罗森塔尔实验。虽然,这两个实验在心理学界曾引发很多争议,特别是罗森汉恩实验曾备受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们的批判,但是这两个实验及其结论在教育学上却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两个真实案例来简要介绍罗森汉恩和罗森塔尔实验,以此来声援国内的赏识教育。
  
  一、被坏标签毁掉的孩子和罗森汉恩的“标签效应”
  
  1.案例
  11岁的黄雅倩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她很小的时候,妈妈就跟人去了外地做生意。小学三年级以前她一直跟父亲和奶奶一家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在老师眼里,她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在同学眼里,她作为班长和学校的升旗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邻居眼里,她是一个乐于助人的漂亮可爱的女孩。这一切令小雅倩理所当然地成了父亲在人前人后的骄傲。然而,三年级的时候,黄雅倩的父亲因为车祸去世了,她不得不投靠母亲,转入了外地的一所小学。小雅倩走进了新校园,一个陌生的世界。在不到一周的日子里,她发现同学们总以一种奇怪的眼光来看待她,喜欢在背后对她指指点点,她热情的微笑换来的是一脸的鄙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黄雅倩的母亲在当地是一个人尽皆知的泼妇,有着“烂婆娘”的骂名,经常在附近的集市上与人吵架,又喜欢占别人的小便宜,整个社区都非常讨厌她的母亲。而“有其母必有其女”的惯性思维使人们想当然地把小雅倩与她的母亲划上等号,母亲的坏标签被理所当然地贴到了她的身上,使她刚到新学校就成了不受欢迎的人。“不要和那个女孩玩,她妈妈是坏蛋。”“她会对你好?肯定是想图点什么。”……诸如此类的话深深刺伤了黄雅倩幼小的心灵,而她的母亲却因女儿遭受歧视整天到学校里来找人吵架,甚至跑到教室里打同学。这一切马上引起老师的反感,于是老师也开始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她。“我们班本来是很团结的集体,但自从某些害群之马进来后就乱了。”小雅倩觉得老师说的这句话就是在针对她,往日的天真烂漫的笑容没有了,下课也只能独自缩在角落里,觉得自己真的成了集体里的“害群之马”,而这个名称竟从此也成了同学们叫她的外号。为此,她母亲又找到了老师大骂,使得老师更加没有好脸色对待她。逐渐地,同学们的歧视和老师的不赏识使得黄雅倩变得沉默寡言,她在心里对这一切充满了憎恨,她恨她的母亲,恨那些对她不友好的同学和老师,最后她甚至开始恨学校。于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的成绩急剧下滑,经常旷课逃学,在社会上还结识了不少的“大哥大姐”。小学毕业后黄雅倩甚至堕落到了夜不归宿的地步,没读完初中就辍学了。老师的不赏识和“害群之马”的坏标签就这样毁掉了一个昔日的好学生。
  黄雅倩被一个坏标签毁掉的故事正好印证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汉恩的“标签效应”。
  
  2.罗森汉恩实验(也被称作“假病人实验”Pseudo-patients Experiment)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罗森汉恩(David Rosenhan)博士于1972年进行了著名的罗森汉恩实验(后来也被称为“假病人实验”)。罗森汉恩博士招募了 8个人(三女五男)扮演假病人,他们分别是一位二十多岁的研究生,三位心理学家,一位儿科医生,一位精神病学家,一位画家,一位家庭主妇。所有的假病人都告诉精神病医院的医生,他们幻听严重。但是除了这个症状以外,他们所有的言行完全正常,并且给问诊者的信息都是真实的(除了自己的姓名和职业外)。结果,他们8人中有7人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另一人被诊断为狂躁悒郁症。被关入精神病医院后,这8个假病人的所有行为都表现正常,不再幻听,也没有任何其他精神病理学上的症状,但是却没有一个假病人被任何一个医护人员识破。当假病人要求出院时,由于他们已经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医护人员都认为这些病人“妄想症”加剧。精神病院的医务人员甚至发明了一些精神病学上的新术语来描述这些假病人的严重“病情”:假病人与人聊天被视为“交谈行为”(Talking Behavior),他们甚至认为假病人做笔记都是一种精神病病情的新发展,以至于“做笔记”被护士当作病人的病状以“书写行为”(Writing Behavior)记录在他们的病历中。
  罗森汉恩的研究有力地揭示了诊断标签的危险性——标签效应:一旦医护人员认定某一个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就会把他的一切行为和举动视为反常。其实,有时,“病人”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倒是“医生”的眼力和判断力。正是由于罗森汉恩1973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这个实验成果,使得人们现在非常小心地使用“精神病标签”。
  这个心理学实验在教育学上的意义是:当一个孩子被贴上了“坏孩子” “差生” “笨蛋”等符合某个心理条件的标签时,那个标签将掩盖他的所有其他品质,甚至优点。无论那个孩子做什么,老师和家长都认为那个孩子“差”“坏”“笨”。人们歧视性的眼光和态度会迫使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向着人们的偏见——标签所指的方向发生偏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标签”态度不及时转变,最坏的结果就会发生:我们对孩子的负面看法(或者说,负面期望)可以变成孩子的自我确认,导致一个当初也许并不坏、并不差的孩子真的会成为一个“差生”或“坏”孩子。
  
  二、丑小鸭变天鹅与罗森塔尔实验
  
  1.案例
  10岁的曾小松是个聪明,但却顽皮、捣蛋的孩子,在他的身上总会流露出一种与他年龄不相称的玩世不恭的神情。上语文课他折的纸飞机满天飞,上数学课他看漫画,上英语课他在玩玩具,他没有一堂课用心听讲,成绩也总在及格线上挣扎。面对老师的批评他总表现出一种藐视的态度,甚至出言顶撞,同学的批评往往会换来他一通暴打。父母常为此被班主任请去学校,但始终无济于事。曾小松就这样过了三年,直到他上四年级时才突然有了变化。那一年,班上新来了一位班主任。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因为她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经常肯定和表扬学生,对曾小松也不例外。一天,老师在语文课上要孩子们做造句练习,一位孩子说:“鲸鱼是世界上最大的鱼,它是海霸王。”就在老师表扬这个学生的时候,曾小松突然站起来大声说:“鲸鱼不是鱼,是哺乳动物。”老师立刻纠正了自己的常识性错误并好奇地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是从电视里看到的。”老师马上惊喜而又赞赏地对全班孩子说:“曾小松同学是个善于学习的好孩子,因为他能从电视里获得老师没有在课堂上讲到的知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就会成为我们班上的小科学家!”从来没有受过表扬的曾小松被新班主任破天荒的当众表扬感动得满脸通红。从此,他竟像换了个人似的,开始认真学习,特别是爱上了科学课,每次上课都积极回答问题。逐渐地,曾小松的各门功课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也越来越多地得到老师们的表扬。受到赏识的小松不再扰乱课堂,也不再打同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曾小松的学习成绩得了几个A,还几乎全票被同学们推荐为“三好学生”。在老师的赏识和激励下,曾小松就这样神奇地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转变。
  曾小松奇迹般的转变实际上证实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从他的心理学实验所得出的“期望效应”的结论。
  
  2.罗森塔尔实验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首先注意到一则古希腊神话。那则神话讲述了传说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Pygmalion)在雕刻了一尊女雕像之后,爱上了那尊美丽的女雕像,并且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痴情的皮格马利翁每天都向爱神阿弗罗迪蒂(Aphrodite,罗马名字维纳斯)祈求能跟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孩结婚。爱神阿弗罗迪蒂终于被他的真挚的爱情和恳切的期望所感动,就赐给雕像以生命,并给她起名为盖拉缇亚(Galatea)。最后,皮格马利翁如愿以偿地和盖拉缇亚结为夫妻。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终身教授斯特林理维斯顿把这种由期望而产生实际效果的现象总结为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或盖拉缇亚效应(Galatea Effect),并且由这个神话得出结论:如果我们预期某一事物以某种方式发生,我们的期望就会倾向于让它变为现实。
  正是受到这些启示,罗森塔尔博士决定为此进行心理学实验,试图证明皮格马利翁效应也会对学生的教育产生影响。
  罗森塔尔博士于1964~1965年在某小学进行了心理实验。首先罗森塔尔博士煞有介事地对 1至6年级的所有学生进行了 IQ测验,同时还进一步以权威的身份对教师解释说,该测验的结果可以对学生未来在学业上是否会有成就做出预测。然后,他给教师一份“大器晚成的学生(Later bloomers)”名单,神秘地告诉老师这些学生的IQ分数显示他们以后将有卓越的成就。其实这些学生与其他没有出现在这个名单上的学生相比并无智力上的差异,他们只是由罗森塔尔博士的研究小组完全随机分配到这种实验条件下的。虽然实验前这些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平平,但是实验结束时所进行的IQ测验却表明这些被教师以为智力发展会有显著进步的学生的IQ测验平均分数确实有大幅度提高。
  罗森塔尔博士对实验结果分析后认为:由于教这些学生的老师相信了权威的关于“这些孩子有远大前途”的断言,从而对这些孩子另眼相看。这些老师对学生的潜能产生某种期望,这种期望会以一种奇妙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且老师经常无意识地对那些可能会成功的学生的行为表现给予一些积极的肯定和鞭策,使这些学生产生自我实现(Self-realization)的预期,最终超越了从前的自我,变得更加出色。
  罗森塔尔实验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意义在于,它表明老师(父母)对孩子的真诚的期望的确会对他们在学业上的表现产生令人惊喜的结果,光环效应或者说期望效应(Halo Effect or Expectation Effect)就是由他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在我们的教室里,老师对学生的较高期盼的确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就是说让所谓的“差生”变成优等生,因为“You get what you expect!”(你期望什么,就得到什么!)较高期盼与较好表现之间确实存在正相关关系(Positive Correlation),换句话说,老师的较高期盼往往能换来学生在学业上(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较好表现。因为老师的高期盼可以转化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是他们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的前提。
  (作者地址:广西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邮编:541004)
  ■责编:薛农基 插图:邵宇
  (本文编号: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