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5期

有一种坚持与理想无关

作者:冯仔阳




  新学期伊始,刚进入校园,迎面走来一位年轻老师,他惊讶地问:“你怎么还没有调离这所学校?”我反问道:“为什么我该调离这所学校?”他关切地问:“你还不知道?这学期学校又调走了四五位老师。像你这么年轻又有能力的老师,早该调离这所乡村中学了。”我讪讪地笑:“那是,那是。”
  “你为什么还没有调离这所乡村中学?”这两年,我常常遭遇这个问题。父母问,朋友问,同事们问。我曾经尝试着回答:待在这儿也蛮不错的,山清水秀……风景能当饭吃——父母不满;物质才是人活着的第一要素——朋友开导;别把自己当乡村教育的救世主——同事们揶揄。是啊,也怪不得他们诧异。我周围的人,有能力没能力的,都把这所学校当终极跳板,别别扭扭地在这儿干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就寻了门路,“嗖”地一下跳到经济条件好的城区学校去了。谁像我,大学毕业,呆在乡村中学近十年了,还蹲着不挪窝,谁看了都觉得不正常,好像我脑子进了水一样。
  后来,再有人问,我都一笑置之,任他们去猜测吧,寂寞贫乏的乡村学校,茶余饭后还是需要一些谈资的。
  可是你不想说还不行。这不,前几日接到在城里工作的一位老同学的电话,说他的一位朋友是某市报的记者,正在为教育人物专栏寻找线索。他一听,便推荐了我,说我获得过市级优秀班主任,在市里新课程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而且将近十年呆在农村中学,大有深层次的内容可挖。同学在电话那头关切地嘱咐:“记者来了可要好好谈,把你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教学业绩、教学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尤其是近十年如一日地奉献于乡村教育事业的教育理想好好谈谈。”末了,同学语重心长地点拨我:“你在那旮旯里已经呆得够长了,奉献得也差不多了,好好抓住这次机会,可别小看一篇报道,说不定一篇报道就能改变你一生的命运。”我一听便不是滋味,老同学这哪是在向别人推荐我,分明是在同情我的境遇,想通过别人的手改变我的命运。而这次采访的问题核心,其实又是关于你为什么不调离那个乡村学校的升级版访问。如果我接受采访,肯定不能三言两语支吾搪塞,按我读过的教育人物事迹,总也得把自己深挖掘、细剖析,还得分成一段一段标上小标题。
  我说:“老同学,你还不了解我吗?你饶了我吧。你知道我口齿笨拙,说不出来几句关于教育理想的豪言壮语。况且我真的哪儿也不想去,就想在这儿安安生生教几天书而已。你的好意我领了,告诉你那朋友,采访我就免了吧。”
  老同学说:“你这个人怎么啦,怎就不开窍!这样的机会多难得,你……”他再三地劝导我,我再三地拒绝。老同学生气了:“你爱呆哪儿呆哪儿,守着你那穷理想过日子去吧。”他“啪”地挂了电话。
  一直站在旁边听电话的妻子也忍不住唠叨:你看某某又升迁了,某某又调动了。你一不图出名,二不图当官,总也要为自己的孩子着想吧!他都快上小学了,你看这儿的经济条件,能留得住几个好老师!唉,我也真不明白,人家真心帮你,你怎就不领情,怎就窝在这儿不动呢……
  “我喜欢这儿还不行吗!”我大声说道。妻子委屈地不说话了。这话听起来就只像句气话,可它是我的真心话呀!
  我为什么呆在这儿?理由很简单,就俩字:喜欢。我知道谁听了都不会相信,以为我故作清高、道貌岸然。可是我内心真实的感觉就是这样。
  这学校南北是苍郁的青山,东西是一畦畦的农田,不远处嘉陵江逶迤而过,帆船点点,有山有水,空气新鲜,就是联合国考察人居环境,我想也会首选过关,更别说春有野花,夏有鸣蝉,秋有红叶,冬有霜雪,一年四季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单是窗外大树上住的那窝跳来跳去的山雀就已特别养眼。
  在乡村的课堂上,深深地吸一口清甜的空气,朗读出来的诗文古韵悠远;用笔蘸一蘸满教室氤氲的槐花香,写下的文字也带着花儿的烂漫;不用“采菊东篱下”,坐在教室里就能“悠然见南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教书,没有楼房林立,没有车马喧嚣,对于喜欢清静、喜欢大自然、喜欢过简单生活的我,真是神清气爽、惬意之极,我怎会不喜欢?
  可谁还会在乎一个人内心最本真的感受?谁还会认同那只是一个人最喜欢的生活方式?谁还会在这样浮躁的世界去体会三味书屋的境界: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乡村物质的贫乏,已经逼迫绝大多数人放弃了自我,也不相信别人还能坚持自我。大多数人认为:一个人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乡村中学的舞台上,不是太窝囊,大概就是苦行僧一般守着理想,期待有一天一举成名。
  牢骚要发,课照上。上月,我在上初一第一单元的语文,那是一个关于理想的单元。有一节课是同学们谈自己的理想。初一的孩子,十一二岁,正是天真烂漫、什么都敢想的年龄。他们有的要当军人保家卫国,有的要当医生治病救人,有的要当法官伸张正义,有的要当宇航员遨游太空,有的要当富翁挣一大堆钱……有个脸蛋儿红扑扑的女孩站起来说:我们这儿真的太美了,大学毕业后,我要回来当一名乡村教师。
  呵呵,还有人有这样的理想。但愿到那时,农村的经济条件和城市的经济条件一样好,许多人都把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农村教书当成一种向往。
  那会儿,在乡村中学见了面,再也没有人问:“你怎么还不调离这儿?”而是低声地问:“你是怎么调来的?”
  (作者地址:四川省广元市虎跳中学邮编:628025)
  ■责编:叶万军 插图:邵宇
  (本文编号: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