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4期

古之笑谈(四)

作者:佚名




  蠢夫
  
  平原陶丘氏娶妇,色甚令,复相敬重。及生男,妇母来看,年老矣。母既去,陶遣妇颇急。妇请罪,陶曰:“顷见夫人衰齿可憎,亦恐新妇老后,必复如此,是以相遣。实无他也。”
  ■色甚令:容颜很美。
  妇母:妻子的母亲。
  遣妇:送走妇人,即离弃不要。
  
  智短汉
  
  则天朝,大禁屠杀。御史娄师德使至陕,庖人进肉,问:“何为有此?”庖人曰:“豺咬杀羊。”师德曰:“豺大解事。”又进鱼,复问之。庖人曰:“豺咬杀鱼。”师德叱曰:“智短汉,何不道是獭?”
  ■娄师德:唐代大臣,以能忍让著名。
  豺:如狼,体较狼小,贪而凶。
  豺大解事:这个豺真懂事。意思是豺见来了大官就去咬羊,好给大官解馋。
  智短汉:不够聪明的汉子。
  何不道是獭:为什么不说是水獭呢?
  
  马速非良
  
  李东阳尝得良马,送陈师召骑入朝。归,成诗二章,怪而还其马,曰:“吾旧所乘马,朝回必成六诗;此马上止二诗,非良马也。”东阳笑曰:“马以善走为良。”公思之良久,复骑而去。
  ■李东阳:明大臣,字宾之,号西涯,天顺进士。
  
  虾蟆为马
  
  伯乐令其子执《马经》画样求马,经年无似者。更求之,得一大虾蟆,归白父曰:“得一马,隆颅跌目,脊郁缩,但蹄不如,累趋。”伯乐笑曰:“此马好跳踯,不堪御之。”
  ■伯乐:相传古代善于相马的人。这则寓言故事称为“按图索骥”。
  《马经》:关于相马的书。伯乐时并无此书,这是寓言里的虚构。
  脊郁缩:背脊部短而成弓形。以上四句都是《马经》中对良马的外形描绘。
  蹄不如,累趋:蹄子不像样,还老是跳。
  好跳踯:喜欢跳跃。
  
  林逋孙鹤山后
  
  陈嗣初太史家居,有求见者,称林逋十世孙。坐少选,陈取林传俾其读之,读至和靖终身不娶,无子,客默然。嗣初因赠诗曰:“和靖当年不娶妻,如何后代有孙儿?想君自是闲花草,不是孤山梅树枝。”苏有魏芳者,自称鹤山后,请为公建祠,因规奉祀。公裔孙白其诈,芳不能争,竟得罪。而犹自诧为公后不已。或问“文靖去君几世?”曰“十世”。因戏曰:“若尔,君家十世祖媪,应配彼翁,大是不堪。”
  ■林逋:北宋初人,字君复。一生不仕,隐居西湖孤山。不娶无子,唯种梅蓄鹤。人因称梅妻鹤子。
  传:传记。
  不是孤山梅树枝:不是隐居孤山的林逋的枝派。
  鹤山:即魏了翁,南宋末学者。
  自诧:自诉。
  文靖:魏了翁的谥号。
  
  庐山精
  
  《稗史》:唐刘秉仁为江州刺史,自京将一橐驼至郡,放之庐山下。野人见而大惊,鸣鼓率众射杀之。乃以状白州曰:“某日获庐山精于某处。”刘命致之,乃所放驼耳。
  ■橐驼:骆驼。
  以状白州:把情况禀告州里。
  庐山精:庐山的精怪。
  致之:把(庐山精)送来。
  
  不敢须
  
  少司徒王佑谄事太监王振,振一日问曰:“王侍郎何故无须?”佑曰:“老爷无须,儿子岂敢有须?”
  ■王振:明英宗时太监,甚见宠信。
  
  冯希乐
  
  冯希乐善佞,尝谒长林县令,赞云:“仁风所感,猛兽出境,昨入县界,见老虎狼相尾而去。”少顷,村老来报:“昨夜大虫连食三人。”令诘之,冯曰:“是必便道掠食。”
  ■便道掠食:顺路掠取食物。
  
  放生
  
  北使李谐至粱,武帝与之游历,偶至放生处。帝问曰:“彼国亦放生否?”谐曰:“不取亦不放。”帝惭之。
  ■北使李谐:北魏大臣,官至光禄大夫。出使粱,人称其辨才。
  (本文编号: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