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4期

神童之殇

作者:刘 擎




  人生不是短跑比赛。对神童和对所有孩子来说都一样,重要的是最后能走多远,而不是走得有多快。
  
  华裔张世明曾是马来西亚的一个传奇少年:13岁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15岁开始在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20岁毕业获得博士学位,留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但4年之后张世明就悄然回到马来西亚,因患精神方面的疾病住院治疗。今年1月6日,在与病魔搏斗纠缠了近5年之后,年仅31岁的张世明离开了人世,为这个传奇故事写下了令人伤痛的尾声,也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于神童教育问题的关注。
  民间所谓的“神童”是指那些智力显著超出同龄儿童的人群,其比例大约占儿童人口总数的1%~3%。有专家按1%的比例计算,估计中国目前大约有290万神童。也就是说,中国的神童总数超过了目前中国正规军的总人数。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神童军团”,公共传媒有责任咨询相关的学者专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理性而审慎的参考意见。而时下有些报道为刺激猎奇心态,对神童的奇迹进行渲染炒作,也有人将此视为“商机”而创办各种“神童培训班”,诱骗那些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付出高额“教育投资”。这都是在误导公众,其后果令人忧虑。
  实际上,我们确切地明白“神童”究竟意味着什么吗?
  的确,那些在计算、推理、语言、音乐、绘画等方面天资过人的孩子很容易让父母兴奋而骄傲。这或许是“上帝”所赐的礼物,但也可能是“上帝的笔误”。有大量例证表明,许多单项能力超群出众的儿童往往在另一些(特别是人格发展与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严重障碍。也就是说,这些神童可能是“天才”与“低能”的奇异混合。如果父母和社会只是单纯关注他们出类拔萃的单项能力,而无视他们在应对社会生活中遭遇的(可能比常人更为严重的)困难,一味地将他们当作“竞赛选手”,加入“跳级生”与“少年大学生”的竞争行列,或者当作“明星”频繁亮相于报纸电视,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灵发展造成巨大的压力和困扰,给未来的人生留下严重的隐患。
  神童是特殊的群体,可能需要格外谨慎的教育,才能获得健康,平衡发展。当然,我们不应当套用普通模式来改造神童。对一个社会来说,存在一些“特殊怪异”的人,要比人人雷同的千篇一律更为生动有趣。但是,将神童当作“运动员”或“演员”,可能满足了父母们的功名心和大众的好奇心,但对神童本身往往是摧残而不是培养。
  诺伯特·维纳或许是名副其实的天才:12岁读大学,15岁进入哈佛大学读研究生,18岁毕业获得数理逻辑博士学位,最终成为控制论的创始人。但维纳也曾在回忆录中感叹,当年他所熟知的一群与他智商不相上下的少年科学天才,最终归于平庸,唯独他一人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的确,人们容易记住的是那些历史上成为伟人与神话的神童,而往往不太关心无数璀璨一时的少年明星最终黯然消逝甚至陨落的故事。智力“超前发育”并不等于最终智力超群,而且智力水平本身也不是创造卓越成就的全部条件。神童中的大多数后来都很平凡,而伟人中的大多数并不是曾经的神童。
  在一个崇尚名次和排行榜的时代,神童需要的或许不是急功近利式的“超常训练”,而是自由与安静的成长环境,以避免社会压力所致的神童之殇。说到底,一个孩子12岁甚或10岁上大学并没有多大意义。无论就社会贡献还是个人成就而言,关键是看一生能够创造什么,而不在于少年时代有多么“超前”。况且对个人生活来说,能否拥有幸福的生活或许具有更根本的意义。人生不是短跑比赛。
  对神童和对所有孩子来说都一样,重要的是最后能走多远,而不是走得有多快。
  (摘自2007年1月20日《新京报》)
  ■责编:子丑插图:陈罡
  (本文编号: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