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2期

择校:一场无人喝彩的“博弈”

作者:胥丹丹 周 迅

城区某示范学校初中部校长说:“每年招生时,我们都忙碌到极点。录取名额只有二三百个,报名的学生却往往上千。”
  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社会现实需要,是产生择校问题的客观根源。“遵循国家就近入学政策是家长的义务。但是自由为孩子选择学校也是家长的权利。要保证不择校,首要前提是保证孩子能够就读于令人满意的学校。”家长张先生说。
  2006年年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分组审议《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时,一位委员提出: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不足10平方公里有6所重点小学,全市的人都盯着这几所重点学校。有的孩子刚出生,父母就想办法把孩子的户籍落到这个区域里,为孩子将来上学做准备。这导致天津市不得不出台规定,三代前在这里居住的家庭的孩子才能就近上学。由此可见,“就近入学”仅靠简单规定是不足以应对现实的。
  在基础教育阶段,“国家和政府承担着教育的使命。义务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公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乔卫平说。
  “就近入学,限制择校,其本义正是限制以权力寻求优质教育资源,维护教育和社会公正。这一基本方向非常正确。现在我们需要研究和实践的,是如何切实均衡教育资源。”乔卫平补充道。
  安徽铜陵从三个角度入手均衡教育资源:一是以行政手段保证不再向“重点”学校倾斜,同时斥巨资扶持弱校;二是实行校长和教师轮换制,先后将30多位市区教学骨干派至薄弱学校;改革高中招生办法,将优质高中入学指标平均分配到各初中,分配比例从1997年的40%提高到2005年的60%;三是招生制度上实行透明化,招生信息完全向民众公开,将教育公平置于社会的刚性监督之下。在这些措施之下,各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逐步缩小。
  通过对形成学校间差距关键因素的教师实行再分配,和在五个城区组建49个教育资源高度共享的“大学区”,辽宁省沈阳市实施综合改革的中学也达到城区学校总数的58%。大学区内的学校打破了原有界限,开展教育教学管理,不仅统一组织备课、统一组织教学,还实现统一安排教学人员。
  北京地区也积极行动,展开了相应试点。2006年,示范高中校拿出了5%至10%的招生指标分配到各区县纯初中校和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学校。
  这场令人瞩目的改革在推行过程中面临极大的阻力,也引起广泛的质疑:小城市、部分地区的改革经验对于大、中城市择校“重灾区”是否适用?校长和教师轮换,重点高中招生受限,会不会影响教学质量?
  北京市一些校长甚至明确表示,按指标招生将会使示范高中的教学质量下滑。
  此外,师资流动起来之后,一所学校固有的文化能否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扬?不断流动的师资对课程衔接、学生适应等是否不利?
  有一位地方教育局的负责同志在与记者交谈时提出一种“水缸”理论:应试教育就像一个大家抬起来的盛满水的缸,谁先放下.谁就会承受损失,只有大家一起放下才行。
  
  均衡资源的几点思考
  
  “这就引出三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其一,均衡资源配置之后,能否保持优质;其二,如何衡量教育质量;第三,社会能否提供配套的改革环境。”乔卫平说。
  檀传宝做出积极回应:“均衡教育资源,不是搞平均主义。各个学校还需要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特色优势。但是在基础教育,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师资和硬件条件等进而均衡生源,是最终化解择校问题的基础。”
  均衡教育资源,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现有条件下,削弱学校之间的差距是操作层面的问题。而教育资源的普遍提升,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需要教育环境、教育政策、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支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乔卫平说。而资源均衡后的教育质量,则涉及到对教学质量的重新定义,以及检验标准的重新制定和考量。“唯升学率的计量,按考分的排名,都将不复存在。当学校间不再关注和比较考试结果时,老师和学生才可能有实施和接受素质教育的空间。素质教育不应该沿用之前的‘唯考’论来检验教学成果,而应更多地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潜力方向来设计。”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袁本涛博士认为。
  如此,也就打破择校过程中学校和家长之间环环相扣的利益链。而只要双方还存在升学率的需求,择校问题就难以真正化解。
  当然,消解升学率的影响,“需要高考制度的配套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一天不改,应试教育一天不停。”袁本涛说。
  好在,跟均衡教育资源的行动一样,高考制度改革的试点和方式也一天天多起来。至2006年高考,全国共有16个省市实行自主命题。22所高校取得了自主招生资格,今年增加到53所。
  “高考指挥棒的转向和高考制度的逐步改革,不仅要能够适应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还要适应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的需要;高校自主招生是选拔、培养优秀人才和提高办学质量的可行途径,而且有利于破除我国现行考试制度一考定终身等弊端。”乔卫平说。
  教育是关系千家万户的事业,而教育改革也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深远,且成效相对缓慢。在义务教育阶段解决择校问题,均衡教育资源,打破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利益链,还需要借助于家长观念的转变,需要各级、各地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大力协作和勇敢实践,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
  (摘自2006年12月6日《光明日报》)
  责编:熊春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