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期

人生的亲证

作者:[印度]泰戈尔




  个人和宇宙的关系
  
  我们全部的诗歌、哲学、科学、艺术和宗教都是用来使我们意识的范围延伸到更高更广的领域。人不是通过占据更大的空间而获得权利,也不是通过外在的行为活动而获得权利,只有在他是真实的范围内,他的权利才能扩展。他的真实性是由他的意识范围来衡量的。
  无论如何,为了获得这种意识的自由,我们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这种代价是什么呢?就是抛弃个人的自我。只有通过否定自我,我们的灵魂才能证悟真正的我。奥义书说:“你们应该通过放弃而获得,你们不应该贪婪。”
  灵魂意识
  雏鸟突破孤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蛋壳时,才知道这个把它封闭了很久的坚硬的外壳并不真正是它生命的一部分,那个硬壳是个死东西,它不会生长,也不会让它看清在它外面的广大世界,无论它是如何可爱,完美而圆润,必须给予一击,必须突破它才能获得空气与阳光的自由,完成鸟的生命的最终目的。
  ……
  当人类能摆脱自我的傲慢时,他才能真正顺遂一切,他无须再为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而去争夺,依靠他灵魂的永恒权利,他处处都是安全的。自我的傲慢妨碍了灵魂通过世界与神的完满结合而亲证灵魂本身固有的机能。
  ……
  曾经有一个时期,那时地球仅仅是一个星云状的物质,她的粒子通过热膨胀力远远扩散;那时她还没有确定的形式,既不美也没有目的,只有热和运动;渐渐地,当地球通过一种力的作用,尽量将所有扩散的物质集中于一个中心的控制下,她的蒸汽被凝聚为一个统一的球体时,如同一颗悬挂在钻石项练上的绿宝石一样,她在太阳系的行星群中占据了适当的位置。我们的灵魂与此相同,当盲目的冲动和情欲的热从四面八方诱惑我们时,我们既不能给予也不能接受任何真正的东西。但是当我们依靠自制力,依靠一切对抗因素力量的调和,使这些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而在我们灵魂中找到了我们的中心时,那时我们全部孤立的印象就会化为智慧,我们内心所有瞬息的冲动就会在爱中得到满足,此时我们生活中开始的微小的细节都显现出无限的目标,我们的一切思想与行为都不可分割地统一于内在的和谐中。
  
  恶的问题
  
  当我们观察一个孩子学走路时,我们看到了无数次的失败,虽有成功却很少。如果我们把这种观察局限在很短的时间内,那景象会使人痛心。但是我们看到尽管有那些重复的失败,但对孩子却有一种欢乐的动力,使他继续完成这似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我们看着他的时候,想得更多的不是他跌倒而是他使自己保持平衡的能力,哪怕只保持一会儿的平衡。
  ……
  人性的趋向是从恶到善,任何相反的个别的事例都不能使其动摇,因为我们觉得善是人类本性的积极因素,所以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人类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他的善的观念。
  ……
  我们的道德能力是这样的能力:通过它我们懂得生命不是由碎片构成的,不是无意义的和无边疆的。
  ……
  当我们从海洋取满一罐水时,它具有一定的重量,但是当我们潜入海水中,在我们头上流动着成千上万罐的水,我们却并没有感到它有重量。我们不得不背起自我这个大罐子,当我们站在自我的立场上,享乐与痛苦都具有全部重量;然而站在道德的立场上,它们却是如此的轻,以至于我们看到有道德的人在经受千斤顶的考验时坚忍不拔,在面对残酷的折磨时忍耐不屈,简直像是一个超人。
  ……
  只有当我们为了自我满足去祈求痛苦的帮助时,她才会变恶,会因为她所受的侮辱而施行报复,把我们抛入悲惨痛苦之中,因为她是奉献给不朽完美者的贞洁处女,当她在无限者的祭坛前取得她的真正的位置时,她就会抛弃黑暗的恶,并在观众面前露出显示最高欢乐的面容。
  
  自我的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记住这个事实,除非是最平常的事,人们决不是在字面上表达他的思想,通常人类的词汇不是一种语言,而仅仅是哑人表达语言的手势,它们可以暗示,却不能表达他的思想。他的思想越活跃,他的用词越需要他的生活处境去阐明。那些只是借助词典去理解他的意思的人们,他们只是表面上到了家,因为他们停留在墙外没有找到内室的入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最伟大的先知者们的教义会引起无穷无尽的争论的原因,因为我们只是按照他们的词句而不是通过我们的生活中的实践去领悟他们的含义。苦于追求字面含义的头脑呆板的人们是不幸的,他们总是忙于结网而忘了捕鱼。
  ……
  但是法不是表面上的而是我们内在的真理,因为它是固有的。甚至,曾经有人认为恶是人类的本性,只有通过神的特殊恩赐才能使个别人得到拯救。这就好比说,种子的本性是包在壳里,只有通过某些特殊的奇迹,它才能长成树。但是难道我们不知道种子的外观与它真正的本性是矛盾的吗?当你让种子接受化学分析时,你可以发现在种子中包含着碳、蛋白质和许多其他的东西,而没有分析出树的理念。只有当树开始形成的时候,你才能看到它的法,那时你才能肯定无疑地说,种子被消耗,在地里烂掉,它已经通过它的法,完成了它的真正的本性。在人类的历史中,我们知道我们生活的种子在发芽,我们已经看到我们伟大的目标,在我们最伟大的人们的生活中正在形成,并已确实感觉到,尽管在为数众多的个人生活中似乎还未见成效,但这并不是他们的法尚未起作用,而是种子正在冲破它的外壳,使其本身转化为朝气蓬勃的心灵上的嫩芽,在阳光和空气的哺育下,向四面八方伸出枝杈。
  ……
  灯里有油,它被安全地放在封闭的油瓶里,点滴不漏,这样,它就与周围所有的东西隔开并且是吝啬的。但是当灯点亮时就会立刻发现它的意义,它与远近一切东西都建立了关系,它为燃烧的火焰慷慨地奉献出自己储存的油。
  这样一盏灯就是我们的自我,只要它把贮藏的财富保留在自我的黑暗中,它的行为就和它真正的目标相矛盾。当自我找到了光明时,它就会立刻忘记自己并贡献出它所有的东西,从而放出更强的光,因为那时就是自我的显现。这种显现就是佛陀宣讲的自由,他曾要求灯燃尽它的油。但是无目的的舍弃,仍然会陷入毫无意义的更加黑暗的贫困状态。为了发光,灯必须舍弃它的油,才能使它的贮藏物达到目的,这就是解脱。
  (摘自“中国图书网”)
  责编:蔡兴蓉 插图:陈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