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期
十二只小狗的命运
作者:费正平
第二天一早,他把十二只小狗全部装进一只大布袋里,背进城去了。一到城里的市场,他放下布口袋,就扯开嗓子喊:”小狗,谁要小狗?不要钱白送的小狗啊!”
“我要一只小狗!”
姆林一看,是一个农民,便问道:“你要小狗做什么?”
农民说:“我要教它帮我看牛群。”姆林点点头,交给他一只小狗。
农民刚走,接着就来了一位魔术师,他走上来说:“我要两只,我要教它们在台上玩把戏!”
姆林先生一听,笑了,就选了两只最好看的给魔术师。这时,一位盲人听见了姆林先生的叫喊,走过来说:“给我一只小狗,我要把它训练成一个好的向导,以后我牵着它上街,走路就方便了!”
姆林先生当然很愿意帮忙,连忙也给了他一只。
过了一会儿,又走来一位短头发的太太。太太说:“让我也带走一只吧,我要把它打扮起来,戴上时髦的帽子,穿上漂亮的衣服和小皮鞋。”
“哦,那太好了!”姆林先生非常高兴。经过挑选,这位太太也称心如意地走了。
不一会儿,又来了一个消防队员,他也要了一只小狗。他说:“这只狗可以和我一起乘救火车去见见世面。”
这当然也是个不错的主人,他答应了。这时候,姆林先生的布袋里还剩下六只小狗。
下午,远远地走来一位女警察。她自己动手,抱起了一只小黑狗,高兴地说:“这只狗以后可以帮助我抓坏蛋。”姆林先生当然很乐意让她当小黑狗的主人。
又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位太太,她的耳朵有点聋,所以,她大声向姆林先生解释说:“我要小狗!有了小狗,以后有人敲我家的门,我听不见,小狗就会告诉我了。”
姆林先生也大声说:“好的,拿去吧!”
接着,有一位长得圆圆胖胖的杂货店的老板走来,抱起一只小狗对姆林先生说:“往后我要它帮我看守铺子里的面包,不让老鼠偷吃。”说完,就抱走了这个“小卫士”。
姆林先生第三次装烟斗的时候,来了一位驯狗人。他也领走了一只小狗,并且自信地说,他要好好训练它,然后参加比赛,它一定会得到很多奖牌和奖品的。
驯狗人走后,又来了一位猎人。他要一只小狗是为了将来跟他一起去打猎。那时候,这只小狗一定会成为他的好帮手。
这时候,天色渐渐暗下来了,路边的灯亮了起来,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但是,姆林先生的布口袋里还剩下一只小狗。姆林先生有点着急,他叹了口气说:
“可怜的小家伙,看来你是没人要了。”
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小男孩经过这里,一眼看见了小狗,十分高兴:“先生,把这只小狗给我吧!”
姆林先生问:“你要小狗做什么?”
孩子说:“我要和它一起吃饭,一起睡觉,做它的好朋友!”
“啊,感谢上帝!”姆林先生舒了一口气说,“我看这只小狗才是最最幸运的呢!”
说完,他把小狗交到孩子手上,把空布袋搭在肩上,哼着歌儿,满意地回家去了。
(点评:当所有的大人都以实用、功利的态度安排小狗们的命运的时候,唯有那个最后出现的孩子保留了一种天真、平等、关爱的生命态度。作品的深刻之处在于,成人们的态度也未必不是正当而合理的,但只有那个孩子的一番话,才使我们猛然想起,对于一只小狗的关爱和尊重,其实也应该是我们对待生命的一种基本态度。可是,成人社会的价值系统已经缺失这样一种价值态度。作者把希望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
(向海燕摘自“新浪论坛精品”)
责编:唐河 插图:周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