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期

谁制造出教育界的“临川现象”?

作者:赵 翔




  临川,江西中部的一块弹丸之地,也是一个令当今中国文化人肃然起敬的“才子之乡”,同时因为一种现象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每年成千上万的外地中学生对这里趋之若鹜,不为别的,只为一圆自己的大学梦。
  历史上,临川曾走出过王安石、曾巩、汤显祖、晏殊、陆九渊等文化名流,素有“才子之乡”的美誉。今天的临川,何以吸引来全国各地的上万名求学少年?又是什么制造出教育界的“临川现象”?
  
  “我的未来不是梦……”
  
  走在临川上顿渡镇大街上,你会发现,除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外,更多的是外地学生。
  2006年11月13日晚上10时许,记者在临川一中看到,教学楼内仍然灯火通明。下晚自习的学生开始陆续走出校园,褪尽了白天商业浮华的街道上,只剩下来来往往的学生。
  离校园不远的街边,几个夜食摊已经围上了许多背着书包的学生。在一张桌前,三男一女正在小摊前吃汤粉,一位男生戴着耳机轻声哼唱着流行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
  有报道称,2006年9月开学后,在江西抚州市临川区求学的外地“留学”少年已有1万人,其中以高中生为主。这些“留学”少年来自全国各地,不少是基础教育发达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些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甚至不惜迁居临川。
  据介绍,1982年中国科技大学首届少年班面向全国招生,录取的22名学生中就有5名来自临川一中。从此临川有了“才子之乡”和“少年大学生摇篮”的美誉。
  1995年,抚州一中又有15名学生考上中科大少年班,占当年录取额的十分之一。粗略统计,仅抚州市的三所省级重点中学抚州一中、临川一中、临川二中,自1982年以来就为全国的大学少年班输送了200多名学生,大学生总数多达几万人。
  临川区教育局一位官员介绍说,临川区有百万人口,每万人中有大学生239人。去年高考,该区参考学子7006人,录取5394人,其中本科生3000人,全国重点大学880人。2006年,临川区各高中被北大、清华录取的学生达47人,占江西省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临川一中就达24名之多。
  抚州地区的高考录取率一直保持在75%以上。当地也出现了像临川区河东乡农民武进兴这样的“大学生之家”——武进兴有6个儿子,5个考上大学,1个考上中专。还有临川区罗针乡朱家村的“大学生之村”——全村总人口240人,考上大专以上学生40名。兄弟同出国、姐妹共留学、一家5个儿女出了“三博两硕”,这类现象在抚州屡见不鲜。
  1984年以来,抚州市中小学生在全国和全省的数、理、化三科大赛中,共有2284人次获奖。其中获全国一等奖的153人次,国家教委前副主任柳斌因此称此为“临川现象”。
  
  应试教育催生“奇葩”
  
  可以说,正是应试教育催生了临川这朵奇葩。在临川,任何别的事都可能引发争论,唯独对教育没有争论。政府重教、老师爱教、学生乐学,这就是临川的“教育哲学”。
  一位学生家长这样说:“有什么好争论的,高考不就是要靠分数说话吗?只要能考出好成绩,用什么方法教都行。”
  有评论说,临川是在利用自身“高考升学率高”的优势,吸引外来生源发展“高考经济”。那么,一所办学历史不到25年的县城中学到底为什么能吸引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那些现代化大都市的学子前来就读呢?
  以临川二中为例,管理严、校风好是社会公认的。不少外省市的学生家长正是冲着学校严格的管理和优良的校风学风,送子女来这里读书的。
  这里有先进的教学设施,有达省颁一类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劳技实验室,图书馆藏书近9万册。但对家长而言,他们更看重的是学校的管理环境。学校成立了“学生自律自纠委员会”,他们希望同学们能学会自理、自信、自强、自立,也希望营造出“苦学、守纪、求实、争先”的优良学风。
  在临川,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学生苦读、教师苦教、家长苦育、领导苦抓”四苦精神和“二二制”教育方法:即初中读两年,高中读两年,4年时间将6年的课程全部学完。然后高二就让学生参加高考,过分数线后,参加少年班的面试。如果没被录取,就再读一个高三,然后参加全国的统一高考。
  这是临川学子对付应试教育的“土”办法,也是许许多多农家子弟为改变祖辈靠天吃饭的命运所做的唯一选择。
  在临川,学生的苦读与老师的苦教是成正比的。临川的老师每天工作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除了学校正常的教课外,不少老师家里都寄宿着外地学生,回到家还要抽出时间来给学生补课。
  当然,临川中学老师的收入也是不言而喻的。在江西,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区委区政府破旧不堪,最新最好的楼都建在学校”。当地领导干部中也有一句关于“抓教育”的顺口溜至今仍在延续:“一届接着一届干,上届做给下届看”。
  
  产业化诱使教育商业化
  
  如果说,几年前临川的教育还只是在重视教育人方面创出了自己的品牌,那么随着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蛋糕越来越诱人,临川人开始了自己的大胆尝试。
  一位临川的干部就反问记者:“谁说只有大学才能赚钱?临川的中学最赚钱!”
  这显然不是在“吹牛”。几年前,临川一中的学生仅为5000人左右,且以当地的学生为主。到了2002年7月,临川区所在的抚州市为了“做大做强教育产业”,成立了临川教育集团,将临川一中、临川二中和抚州一中3所名校纳入集团统一管理,并且出台相关政策,在招生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目前,随着城市的日益扩大和教育的产业化,挂着“临川”之名的中学已经发展到了十几所。
  蜂拥而至的外地学生同时带动着临川当地的教育商业化,伴随着“留学”和“陪读”热的兴盛,也使得当地饮食、住宿、交通和教辅等行业一路蹿红。一位靠出租房屋谋生的妇女笑着说:“在临川,几乎所有的生意都和教育有关,只要搭上教育,就一定发财。”
  临川区所在地上顿渡镇有一家房地产商就打起了“学府”的招牌,他们认为最吸引人的广告就是:“与临川一中零距离”。
  售楼部的一位小姐说,楼盘一期190多套已基本卖光,每平方米1800元,二期的350多套也将在近日破土动工。这位小姐还透露,买房的基本是外地的客户,其中不少人是冲着临川一中的金字招牌来的。据当地人介绍,临川一中这几年火得不得了,100多亩的校园里每年要新增一两千名外来学生,目前学生总数已经比几年前翻了一番。而学校的学生宿舍住宿能力仅有1000多人,更多的学生只能选择租住在校外的民房或者老师的家里,每月交纳500~1000元不等的费用,由房东提供食宿并且代做洗衣服等简单家务。
  据临川一知情人介绍,“留学”大军由两部分人组成,一种是“学习尖子”,这批人在哪个学校都是佼佼者,但还是慕临川之名而来,希望自己走得更高更远;另一批人是通过各种关系而来,这批人虽然占的比例不大,但的确也来头不小。
  临川的一位干部向记者透露,每年的暑假和新学期开学前,是临川人最忙也是最怕的时候,各地来找门路、找关系的人络绎不绝,电话、条子满天飞,临川人为了不辱“才子之乡”的名声,不得不确定了一个相对较高的录取分数线,没到该录取分数线,“天王老子批条也没用,再有钱也不稀罕。”
  尽管控制严格,这位干部也不得不承认,还是存在着极少数“开后门”的现象。
  据了解,在临川读书的中学生回到原籍参加高考,考上重点线是八九不离十。
  一家小饭店的主人就对记者说:“现在临川比过去要好读多了,过去有钱都难读,现在只要有钱就可以读。”
  一位多年从教现已退休的老师则认为,正是蜂拥而至的外地学生,促成了临川教育的繁荣,给临川带来了一片生机,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临川的知名度。
  他打了个比方,临川教育像是个花园,各个学校像是花朵,所有学生都是蜜蜂,在采蜜的同时也为花园留下了养分。如果没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等生源,临川的教育也只能是近亲繁殖,名声不会有这么大、这么远。
  这位老师说,临川要的就是这种全面的竞争和碰撞,外地学生候鸟般飞过来学习,候鸟般飞回去考试,飞走的都是精英,留下的也都是强者,远播的是临川的名声。
  不可否认,当地政府显然也希望通过教育的舞台唱响发展地方经济的大戏。
  在临川区政府网站上公布的《“十一五”规划》中有如下表述:利用临川高中教育资源,打造全省并影响福建的优质高中教育高地。利用临川文化来增强临川人民的凝聚力,使之成为临川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有人算了一笔账,一个外乡来的中学生,加上一个陪读的家长,一年要花1.5万至2万元,临川现有上万名外来的“留学生”,这笔巨大的收入无疑成为该地主要的经济支柱。也正因为如此,当地有不少业内人士开始担心,一旦盲目扩张,必然导致恶性竞争,抢师资、抢生源,“最终将危及临川的教育事业。”
  (摘自2006年11月16日《工人日报》)
  责编:熊春阳 插图:饶芷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