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1期

从窄门进入

作者:《广东教育》编辑部




  考察基础教育的教科研现状,可以看到不少怪现象:
  其一,口号喊得响,研究做得少。许多学校都提出“科研兴校”的口号,但不少学校只是把教科研当作装潢门面的彩旗,停留在口号和方案的层面,实际研究工作不落实,教科研常受到“中心工作”的冲击,常常是上级检查时热热闹闹,检查过后却冷冷清清。
  其二,课题级别高,研究水平低。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一大堆,宏观、中观、系列课题一大把,但只是少数人在“研究”——左抄右摘,东拼西凑。有的甚至搞假课题、假论文、假成果,浮夸风、浮躁风愈演愈烈。
  其三,教的不研究,研究的不教。如教师知识研究,教师技能研究,教师思维研究,教师阅读研究等,类似研究教师的课题,基本上是不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人在做,而第一线的教师却因为种种原因很少去研究,大多只是一个劲地教。教师不研究自己,只是成为被研究者;研究者不教,只是要被研究者去接受他们的研究成果。
  其四,墙外花灿烂,墙内不闻香。不少学校对本校的教科研“成果”极力向外推介,希望他人学习运用,但自己学校的老师却大都不认同,很少运用于实践。研究与实践两张皮。
  透过这些怪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其共同特征:脱离实际,游离教师,偏离价值。欲走出基础教育教科研的怪圈,需要多种举措,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拒绝宽门,从窄门进入,让教科研回归实际、回归教师、回归实用。教育深度叙事和教师小课题研究都具有实际、实用、管用等特点。值得倡导。
  加拿大著名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的最好方法,就是说出和不断地说出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这些教育故事,有情节和细节,有故事发生的背景,有揭示故事内涵和价值的反思,因而是有深度的叙事;这些教育故事,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教师每天都在创造、发现、接触这样的教育故事,因此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资源丰富,便利可行,易获成功。教育叙事写作形式自由,既可以是教学案例,也可以是教育随笔,还可以是教育日记。苏霍姆林斯基对这类写作非常看重,他说:“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教育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育科研的丰富材料和实践基础。”
  教师小课题研究的表征是“小”,但小而指向性明、实践性强、周期性短,因而便于施行,实用价值明显。这些特性,教育深度叙事与教师小课题研究是共有的。不同的是:前者常常是思考、实践在先,叙说在后,据事而叙,有感而发,反思提升;后者往往问题在先,研究在后,在问题中研究、实践,在研究、实践中求真求是,并以此不断提升实践。
  教育深度叙事和教师小课题研究,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是一种方法、手段,又是一扇思想、智慧之门。这扇门有点窄,但耶稣告诫人们“要走窄门”,由此入门并出发,将走向宽广,走向顶峰。
  这是正确的入门,正确的出发,成功的关键在于恒心、坚持。
  (荐自《广东教育》2006年7-8期合刊)
  责编: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