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0期
博览书屋
作者:佚名
《我的教育理想》/作者: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定价:23.8元
美好未来的实现需要理想,理想是人干预未来的一种能力。正因为世界的未来是种可能的存在,是不确定的,才需要理想的指引,才需要人具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在《我的教育理想》中,朱永新把自己理想中的那个在未来世界中可见的教育,尽量呈现在我们面前: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学生、理想的校长和理想的家长。
在作者看来,理想的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想就是寻求理想的人。作者对理想教育的预见,对我们思考学校教育理想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当下教育的一个缺憾就是没有真正了解教育中的人,作为受教育的人为什么受教育?为什么能够受教育?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缺乏真正的研究和关心,而只是把思考的方向指向教育的技术和方法。正因为这样,作者在首篇提出几大理想:理想的校长和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学校、理想的学生、理想的家长。在作者看来,这是寻求理想教育和理想学校的前提。理想要人来构建,理想的教育首先要有人来支撑,而理想的人首先是他们有理想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在对未来教育的设定中,作者让自己处在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中,获得对教育的澄明。
教育是一种行动,是一种改造,走出书斋是中国教育的出路。学术的价值与学术的意义只能在实践中显现,实践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生长的根基。
作者在《我的教育理想》中所揭示的一个真理,就是教育永远没有最好的,只有在永无止境的探寻中构建自我,向未来开放,向未来寻求教育的意义,向未来叙述自己的命运,这才是教育所能把握的唯一真实。向未来进军是教育的使命,追求理想正是教育跋涉的脚步。理想是教育的生命,理想是自由的,可以是幻想,但当理想转化为我们的使命后,就成为一个确定的行动,不可动摇,不能放弃。
《爱心与教育》/作者:李镇西/四川少儿出版社/定价:15元
本书是一本成功的“实例教育学书籍”。此书既有精要的教理阐述,又有典型的教例剖析。作者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后进”学生的推动、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对“有效”德育的探索等,有普遍的启发性,值得每一位中小学教师一读。家长阅读此书也会大有裨益。这是一本智慧与情感融合的教育学范例书籍。
本书也反映了作者如何开放式地进行语文教学,对学科教学改革也很有启迪。本书为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素质教育的理论、模式、实践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不跪着教书》/作者:吴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22元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人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却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而人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培养善于独立思考、诚实善良、自由自爱、聪敏负责的一代,是当今教育的旨归。学生阅读的片面性、学习的功利性、人文精神的缺失性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亟需更多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
一位优秀的教师,如美国影片《春风化雨》(又译作《死亡诗社》)里的基廷老师那样,尽管面临重重阻力,仍坚持让学生独立思考。要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必须首先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精神,“我们不能跪着教书”。中小学语文教师中很少人能够自觉地以知识分子的身份来规范和要求自己。知识分子不仅是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的人,更是具有独立思考意识、批判意识、民主意识的人。吴非先生在严酷的应试环境中坚守着一名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从不疏于对学生情感、人性、品德方面的关注和引导,在他看来,“学生即使能有极高的分数,然而人格不健全,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家庭而言,他只能是一个次品甚至是废品”,比学到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做一个正直诚实、宽容仁爱、对生活充满热爱和憧憬的人……
在不同时代环境,有不同评价标准,在今天究竟什么样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是很多人一直感到困惑的问题。吴非先生立场鲜明地指出,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成为一个思想者,具有怀疑和批判精神,具有不断学习和创新的意识,力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但照本宣科绝对不是风格),否则,教师的教学生命难以激活和长久,培养的也只是亦步亦趋的缺乏独立意识的学生。北大有位博士生埋怨导师:“我习惯听课,教师不讲课,只让我看书,这算什么教师?”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尴尬使我们反省我们的教育教学的价值追求,反映我们习惯性行为背后暗含的文化底蕴。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人的生活方式决定其未来的走向,如果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使人养成了依赖、等待、顺从等消极态度,那么走上社会之后他们还会期待着有决定权的人来决定自己的行动,而且一旦他们有了决定权,就会无视生命发展的主动权应属于每一个人,会同样以主宰者的身份去控制所能管辖的人。
《不跪着教书》收录了吴非先生近年来的教育随笔一百篇。文章篇幅虽短,但篇篇掷地有声,视野广阔,视角独到,涉及教师素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阅读教学、品德教育、教育制度等问题,眼光犀利,洋溢着浓郁的责任意识和人文气息。
《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张行涛/天津教育出版社/定价:20元
继《走进校本教研》之后校本教研的理论解释与实践策划!
关于本书,作者张行涛如是说:“这本书是在我的博士后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加工完成的。一年前,我匆匆完成了历时两年的研究,草草进行了研究的总结,总觉得有许多缺憾,希望在最后出版时能臻于完善……为此,一年来我深入各个实验区考察校本教研的实践层面的运作,也帮助实验区总结和归纳了一些实践中的做法,得益于此,终于完成了这本书。”
校本教研不仅是教师提升专业素养、获得专业发展的手段与途径;也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个性化与特色化学校的主要途径。本书从教育改革的视角切入,着眼于教师和课程两个基点,全面分析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本书提出三个重要理念:一、学校是教育真正发生的地方,二、教师是课程的真正实施者,三校本教研是教学、研究和学习三位一体的。
本书从校本教研的实践出发,既分析了现有的有关策略,把校本课程与校本教研结合在一起,又分析了校本教研的行动步骤,设计规划并实际操作了校本教研的具体活动,且联合有关实验区构建了三种校本教研的实践策略:“问题解决 螺旋式提升”、“联片互动 区域性推进”、“课题先导 走向雅卓”。
《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让课程与教师摆脱平庸,走向超越”的梦想得以实践!
《个别教育计划的理论与实践》/作者:刘全礼/中国妇女出版社/定价:22元
本书借鉴美国个别教育的计划,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证,展示了作者所理解的个别教育计划及其实施,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方法,如论证了“最近发展区”理论是个别教育计划及其实施的理论基础之一,提出了“教育起点”的概念及其在各学科中的确定方法,给出了名为“进步系数法”的评价方法等等,是一部具体详实的、真正中国式的、不可多得的“因材施教”的独特方法论著作。它既具有相对严密的理论论述,又有具体的操作方法的指导,可供师范院校师生、一线教师、教育行政和科研人员等阅读和借鉴。
《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作者:陈大伟/四川大学出版社/定价:10.00元
《班主任兵法》/作者:万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22元
《教师的情感与智慧》/编者:《教师博览》编辑部/江西教育出版社/定价: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