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0期

香港高校的吸引力

作者:梁治平




  香港八所高校在内地招收本科生,吸引了大批优秀考生报名,引得媒体频频报道,业内人士高度关注。香港高校的吸引力何在?为什么许多可以上内地一流大学的考生宁愿选择香港的大学?对不同的人来说,这问题的答案可能不尽相同。而在我看来,与内地大学相比较,香港高校有明显的制度上的优势。
  过去几年,我曾在香港两所大学短期访问和教书,回来后不止一次被人问及对这些学校的印象。我觉得有一句话最能够概括我的印象,那就是,香港的大学大体介乎内地大学与发达国家的大学之间,其性质与程度,就好像香港社会介乎内地与欧美发达国家一样。让我举几个例子。
  首先,香港高校的基本格局与欧美国家的相同。那里没有庞大的后勤部门,也没有颐指气使的管理部门。教授受尊重,学生受重视,文员敬业而有效率。学术自由,不受干涉。前几年,一个大学的研究所打算公布一项调查,其中有些内容可能对学校的形象有负面影响,该校一位主事者私下里与该项调查的主持人谈话,希望不要公开相关内容。此事一经披露,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全校师生与社会舆论群起而攻之,这位主事者最后只好辞职下台。学校重声誉,守传统,教授参与治校,学生也有独立的声音。大家互相监督,共同努力,即使距离提升学术、发展教育的理想有一定差距,至少能够维持教育的秩序,学术的尊严。因此抄袭造假、学术腐败诸类现象,在香港高校只能是异数。
  再说图书资料。我去的两所学校都有很好的图书馆系统,其管理和服务与欧美国家的相近。比如,书库直接对师生开放,图书借阅方便,各大学图书馆联网,图书可供调剂,加上政府档案公开(当然也有限制,但都有法可循,清楚明白),互联网上信息自由流通,从发达国家转来香港的学者不会有异地的不适应感。
  对高等教育来说,上面这几条无疑都很重要,但是对训练学生有更直接作用的,还是日常的课业、院系的要求和任课老师的指导。其实,我觉得最有趣的观察正是在这些微观的层面。
  香港高校课程有何特点先不必论,有一点很清楚:那里没有强迫学生接受其结果可能造成惊人浪费的必修课。内地高校一位资深的招生官员也承认,这一点对内地学生很有吸引力。
  我去的那一所学校,课程通常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讲授,另一部分是导修。导修由助教或授课老师负责。导修是讨论课,学生分成小组上课,以保证所有学生均可参与讨论。导修课上也可安排学生的论文进度报告,授课老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报告予以指导。自然,学生也可在学期中间约谈老师,就论文选题和写作等问题听取老师的意见。这种制度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显著。
  我教的班上就有来自北京两所著名高校的交换生,他们告诉我说,他们在各自母校一学期选课多达14门没有觉得紧张,在这里只选4门课却感到压力很大。因为在这里,他们必须围绕课程阅读大量的材料,必须准备导修课上的报告,还必须考虑期末的论文。差别最明显的也许是论文写作了。对他们来说,在内地学校,写论文只是期末必须完成的一项差事,这件事和整个学期的学习没有什么关系,论文写作也不是一个磨练思想、训练表达的重要过程,实际上,论文写得好不好自己也不知道。在这里则不同。虽然论文的完成是在学期终了之时,但是论文的构思却是在学期之始。上课、讨论、阅读和进一步地收集资料,就是论文的构思逐渐成形、研究日渐深入的过程。老师的指导则不单帮助学生最终完成论文,而且引导学生一点一点去了解学术研究的含义和掌握研究的方法。总之,写论文在这里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而不只是拖到最后的一个孤立的行为。我指导的来自内地的交换生就经历了这样一个令人兴奋的过程。
  若论学校之规模,学生之素质(至少在入校之初),图书之数量,甚至师资之实力,内地一流大学应当不输于香港的名校。我上面提到的内地与香港的交换生,他们自己都是高考的佼佼者,他们在母校的老师里面也不乏优秀的学者。但是,他们在香港的大学里所受的训练,明显优于他们在内地大学接受的教育。究其原因,我只能说是教育制度使然。着眼于此,我们可以说,香港高校对内地高考招生的介入,其实是导入了一种教育制度的竞争。这是一件有历史意义的事情。
  (摘自2006年7月15日《新京报》)
  责编:子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