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9期

高路士和他的“爱心食堂”

作者:璇 子




  身在天堂的他也许想不到,自己当年的一个小创意竟成了法国目前最大的慈善活动——他创立的“爱心食堂”一直持续到20年后的今天,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每年冬天为60多万人提供免费食品。他叫高路士,是一位改变了法国社会的喜剧演员。法国人今年隆重纪念他去世20周年。法国政府在1988年颁布了《高路士法》,以此向高路士致意。
  
  “我不是新富,而是一个旧穷人”
  1944年10月28日,高路士出生在巴黎,母亲经营着一个花店,父亲是一名油漆匠。高路士3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用微薄的收入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高路士后来这样描述这段生活:“那时,我们家月底的生活很拮据,而每个月的月底有30天。”
  为生计所迫,高路士很早就离开学校,开始工作,当过电报员、摄影师、咖啡馆服务员和工人。高路士被工厂开除后,决定开始自己的歌唱生涯,巴黎的几个小酒馆里都留下了他抱着吉他自弹自唱的身影。23岁时,“车站咖啡馆”剧团的创始人发现了高路士的表演才华,邀他加盟。当时和高路士一起同台演出的很多人,后来都成了法国电影界的重要人物。
  高路士最终离开,创建了自己的剧团“真正幽雅的巴黎”。一向保守的法国观众被他幽默的小品所吸引,很快接受了其中隐含的精辟观点,比如:“公务员就像图书馆里的书,位置越高,用处越少”;“有的人养孩子是因为他们买不起狗”。高路士的小品几乎成了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各个阶层的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除了小品,高路士最大的爱好就是电影。1983年,高路士因成功塑造了一个退役警察而获得法国电影最高奖——“恺撒奖”最佳男主角奖。
  演戏似乎不足以占据高路士所有的时间,他还接受电台、电视台的邀请,主持直播的谈话节目。高路士总能将普通人想说的话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从不矫揉造作,也不哗众取宠。“我可能有点儿粗俗,但决不庸俗。”
  高路士全新的主持风格犹如突然袭来的新鲜空气。面对成名带来的滚滚财源,高路士说:“我不是新富,而是一个旧穷人。”
  
  他宣布竞选总统
  
  1980年10月30日,高路士在法国刮起一阵旋风。那天,他召集了上百名记者,宣布自己将参加次年的总统竞选。他说,他厌恶政客的无能和虚伪,“政客们一无是处,却又什么都敢做”,决定用自己的行动促使政治家关注普通人的生活。
  随后的民意调查显示,法国16%的选民有意将选票投给高路士。高路士成了政客们的绊脚石,政客们禁止媒体为他进行任何宣传,与他有关的节目被统统取消,他的住所被监视,电话被窃听,他的一个好友莫名其妙地离开了人世,他自己也受到了死亡威胁。高路士最终决定退出竞选,然而,他已深深影响了法国的政治生活。
  
  “我们没有挨饿受冻的权利”
  
  功成名就的高路士从没忘记自己幼年时的贫困生活,1985年,他在主持电台节目时说:“我有一个想法,如果有大公司回应,我可以每天为他们打广告。我想开一个免费食堂,给穷人饭吃,帮他们过冬。”3个月后,第一批“爱心食堂”成立。“爱心食堂”的主题歌唱道:“今天我们没有挨饿和受冻的权利……”高路士想让政客们看到,使人们免受饥饿之苦其实只需要很少的资源。
  一心扑在“爱心食堂”上的高路士不会想到,第二年,自己就在一场蹊跷的车祸中丧生。高路士酷爱摩托车,曾打破摩托车比赛的世界纪录。1986年6月19日,高路士的摩托车与一辆卡车相撞。目击者的证词和警察的调查显示,高路士当时车速很慢,那辆一直直行的卡车为何突然拐弯,至今都是一个谜。车祸使人们联想到高路士竞选总统时受到的死亡威胁:“你喜欢的摩托车可以让你丧命。”
  身在天堂的高路士也许想不到,自己当年的一个小创意竟然变成了法国目前最大的慈善活动——他创立的“爱心食堂”一直持续到20年后的今天,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每年冬天都为60多万人提供免费食品。为“爱心食堂”捐款的人越来越多,捐款总额已达4100万欧元(1欧元约合10元人民币)。法国每年都有著名艺人举办巡演,巡演的收入全部捐给“爱心食堂”。法国政府在1988年颁布了《高路士法》,规定给慈善机构的捐款可以免税,以此向高路士致意。
  (摘自2006年5月23日《青年参考》)
  责编:叶万军插图:姚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