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8期

电子游戏与学校教育

作者:黄行福等




  正确的价值导向:电子游戏的开发商,要从社会责任感和行业发展的高度来看待电子游戏的发展,要对社会负责,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适合教育中使用的电子游戏的开发,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道德伦理观,要自觉建立这一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让孩子拥有美好的心灵,向往美好的生活。
  健康的游戏内容:电子游戏应该系统地与教育结合起来,开发出有利于学生知情意行发展的游戏。比如开发提高学生动作技能训练的游戏,提高学生智力技能的游戏,开发提高学生统筹规划能力的游戏等。此外,电子游戏更可以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聘用或者依靠各学科的教学人员,让他们参与到游戏的开发中去。例如利用游戏创造的情景,游戏公司可以设计把老师融人教育中,以老师的身份在虚拟情景中以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教学,也可以将游戏情景平台交给教育机构来进行教育应用。
  需要指出的是,游戏与教育的结合应该是水乳交融的有机结合,而不是机械的拼合,要集娱乐性、教育性、创新性于一体。当前,存在一种倾向,主张教育组合游戏,游戏配合教育,甚至还讨论实施过程中游戏和教育成分谁多谁少的问题。这种做法,不仅由于游戏引入教育的内容而失去其应有的魅力,也由于教育引入游戏而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这实际上是割裂了教育与游戏,使教育和游戏都有被异化的倾向。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上出现的很多教育类电子游戏“叫好不叫座”,大多数是这样造成的。
  科学的运行机制: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来说,游戏符合人类的特质:好奇心、冒险性,满足感、刺激性、以及完成任务的心向。因此,要注意满足心理需要的限度,开发适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教育游戏,防止学生长时间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像现在一些新的游戏中,游戏时限的设置,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你一旦玩过了头,你的积分就等于零。
  总之,电子游戏就其本身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意义,也有负面影响,关键是我们如何运用它。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始终不忘记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个最为根本的主题,电子游戏对教育的发展,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就功莫大焉!
  
  教育游戏的发展机制
  柳 栋
  
  作为教育界人士,我们讨论游戏,其目的并不在于游戏本身,而在于学习者最终的发展。我们现在讨论游戏可能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意图将游戏中“痴迷”的特征引入学习的过程,使学习者在学习的时候同样的“痴迷”;另外一种思路是分析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国家课程标准在培养目标上的新要求,进而在学校教育中根据具体需要运用游戏的学习手段,进而促进学习者的根本发展。
  不管是第一种思路,还是第二种思路,深人讨论中必然涉及机制的问题。
  那么,我们讨论的究竟是什么机制?按照第一种思路,辅以简单思维,不难得出“如果有一种机制能够从外部保证教育游戏的发展,那该多好啊”的感慨。事实上客观事物往往不可能从外部简单硬性规定;我们期待学习者在学校中的学习能够“痴迷”,但是这类“痴迷”绝非将游戏随便引入教学那么简单。客观事物的发展总是按照它自身的规律进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所以探讨教育游戏的发展机制,需要讨论教育游戏外部的存在机制、教育游戏内部的发展机制。
  这里只探讨它的内部机制。
  目前,由IT业界主导的教育游戏发展的进程,前途不容乐观。从IT业界外部驱动的行业信息化必将走向失败,原因在于没有明确的内部需求。而教育游戏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教育内部明确而多样化的需求。那么教育内部如何能够产生多样化的内部需求呢?是不是一个什么命令、什么法规就可以简单地让这些需求觉醒呢?答案是否定的。目前教育内部的种种流弊,需要我们努力去改变。
  基础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倾向,一切为了考试,为了考试可以放弃一切,是它的直接原因。教育内部为了免除“孩子是家庭的一切、孩子的一切在于考试”的非理性社会重压,自然会选择“用尽一切时间,苦练苦练加苦练”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态势下,除了少部分学习者,绝大部分学生就不可能会对学习感到“痴迷”了。学习方式的生态多样性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从教育内部来说,教育游戏存在的空间非常有限。
  要继续探讨这个问题,还需要从教育内部的教学设计、教育外部的产品研发两方面来进行。
  电子游戏在教与学中的应用,目前基本相对稳定地表现为微世界探索、游戏化练习,用于行为培育的日常生活游戏,以及游戏味道已经很淡的数理学科Flash、JAVA等技术支持的微型虚拟实验等类型。游戏化的练习已经得到老师初步的接受,在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小学数学配套光盘和深圳开发的人教版的小学语文配套学习光盘中已经配备了一些游戏化的练习;一些小学也在探索日常生活游戏在小学生行为培育中的作用;以美国Explorer learning公司、夏威夷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Crocodile Clips公司等为代表,他们以Flash、JAVA等编写可控虚拟实验插件程序,支持学习者开展各类周期长、受条件制约的科学实验,或者用信息技术手段替代相对昂贵的真实实验器材,通过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来学习科学。庞大的互动活动程序通过互联网发布极大地便利了不同环境的学校和不同背景的学习者学习。一些学校还在运用这些互联网资源,积极探索数理课程新型教学方式。
  电子游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教育中的运用有赖于老师在日常教学设计中,开放心智、根据学习者和学习任务的特点选用游戏化学习的策略,不为游戏而游戏,而是为了学习者的根本发展而游戏。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心理学知识、学习现代课程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体验感悟。
  而作为教学用具的教育游戏软件、教育游戏学具则需要社会分工后的专业支持。然而,在目前大陆的IT教育游戏业界,在产品研发的路线上基本没有方向,或是囿于资金的局限无法支持成规模的研发、或是囿于认知上的局限,不理解教育游戏软件、教育游戏学具的开发,需要教育研发与技术研发融合的基本规律。有些厂家则不理解教育游戏软件、教育游戏学具的研发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程度相当高的行业,往往通过招聘一个人、或者和一个人合作的方式进行开发。这些方面的认识不改变,IT教育游戏行业将很难发展。另一方面,在教育系统内部也极其缺乏支持教育研发的应用研究人员。
  教育游戏的健康发展需要机制的支持,无论从其外部存在机制、还是内部发展机制来说,教育游戏软件、教育游戏学具国产化过程将是极其漫长的过程。
  主持人:看来,这匹来自西方的狼,当它走进了东方的神圣课堂之后,我们仍然可以驯服它,只要我们的观念不落后。
  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游戏是非常不严肃、非常不正经的事情,认为游戏就是玩,而玩就是耗费生命,即所谓“玩物丧志”。
  这是最为典型的对游戏的看法。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很多人头脑中的观念。
  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游戏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其实,游戏并不仅仅是娱乐,游戏中蕴涵着人的智慧、人的情感以及属于人的许多的东西。游戏的诞生,是人的智慧的结果,没有智慧的参与,游戏是不可能诞生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游戏是一种在娱乐形式中所包裹着的严肃。通常,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游戏的娱乐,没有放眼去看一看其中的严肃。荷兰著名的文化学家胡伊青加就说过这样的话游戏中蕴涵着严肃。今天,我们应该以新的眼光来看待游戏,来关注游戏,尤其是在数宇化游戏越来越发达的时候,青少年对游戏已经到了无法离开的时候,我们就更应该树立崭新的教育游戏观!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在磨合中让电子游戏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从实际出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设计、开发并选择符合教育基本规律的电子游戏,是一条最为根本的途径。
  责编:唐河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