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8期
“不差的差生”与“无病的病人”
作者:徐迅雷
组织的正式名称是“心康少儿兴趣研究开发中心”,还办理了登记手续。“联盟”的妈妈们和孩子们一起游戏玩耍,言传身教,教孩子善良地做人,培养、锻炼他们的生活能力;她们还编写了一套“坏孩子妈妈联盟”教材。通过不同角度接触孩子、理解孩干,慢慢地,她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好了,自己的生活也改变了。“联盟”的一位妈妈说:“以前孩子是断线的风筝,现在,我抓到线了。”
“一切教育都是从我们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开始的。”这是泰戈尔的睿智之言。“妈妈联盟”就是抛开了以往的教育方法,代之以尊重孩子天性为前提,这条路子对头了。那么,这些现在“变好了”的孩子,过去是怎么成为“坏孩子”的呢?其实并不是孩子坏,而是这个“坏孩子”的标签坏。
贴上“坏”字标签的教育就是坏的教育,而坏的教育则是孩子心灵的地狱。有一项著名的实验是一个比照:1973年,美国一所大学的心理研究所进行过这样一个实验:8位心理学教授与学者,分头去了美国东海岸与西海岸的医院,全部声称自己“幻听”严重,结果无一例外地被当作精神病人关进了医院。住进去之后,他们立即表现得像正常人,而恰恰因此被医生看成是更危险的行为。比如那位领衔这个实验项目的教授,就被认为是“最危险”的“病人”,因为他不仅不吵不闹,甚至还不停地写笔记、作记录!这个太让医生们感到“病得厉害”了。实验结果是令人震惊的。
医生护士一旦认为某病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就把他的一切举动一律视为反常行为:写作枚视为“写作行为”,与人交谈被视为“交谈行为”,按时作息被视为“嗜睡行为”,发脾气被视为“癫狂行为”,要求出院被视为“妄想行为”!倒是不少病友私底下认为他们没病。这就是著名的“假病人真医生”实验,“病人”其实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医生”。
实验者结合社会普遍现象,综合分析后得出的结论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一旦某人被认定具有某种行为特征,那么,在相关者的眼里,他的一切行为都具有这种特征。在教育领域,在对待孩子方面,这样的情形则更为普遍和严重。一个孩子一旦被老师或家长贴上“坏”、“笨”、“差”之类的特征“标签”,那么人人几乎都认为其“坏”、“笨”、“差”,结果让孩子趋向“预期自动实现”,朝着“标签”所指示的方向发展。而回过头来看,孩子其实没有什么问题,恰恰是老师、家长出了问题,就像实验中的“病人”其实是正常的,倒是医生乱套了。
“无病的病人”和“不差的差生”,都是一样的情形。那么,像报道里的“坏孩子”真的“又差又坏”吗?一个例子就是给贴“坏孩子”标签的人的一记响亮耳光:20多位已经被学校和家长放弃的“坏孩子”,竟然自动承担起照顾一个流浪儿童的责任!小事情,大震撼,原来不是孩子们“坏”了,而是大人们“坏”了!
英国哲人查尔斯·里德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在这个“循环链”中,思想意识是事物发展的源头,它是第一颗种子,老师、家长早早地就在孩子们身上播下“跳蚤”,你怎么能指望收获“龙种”?
世上本没有坏孩子,坏的是成人的世界,特别坏掉的是教育孩子的成人。美国哲人霍姆斯所说的,“一个孩子的教育,应当在他出生前一百年就开始”,说的就是成熟的成人世界之重要。所以,现在要紧的是别让那个“坏”字坏了孩子、坏了联盟,为此,我建议赶紧改一个字:把“坏孩子妈妈联盟”改为“好孩子妈妈联盟”。
(摘自2006年5月23日光明网)
责编:子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