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关注教育的细节
作者:杜 林
记得自己小时候,每当抄写应用题或者书写答案的时候,为了较快地完成作业去玩耍,总是将应用题条件或答案里面自认为不重要的语句删掉、漏掉,老师提醒过N次,可这种现象依然如故。
后来,自己长大了,当了一名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书先生,也慢慢学着干教书育人的营生。每每在授课过程中,为了板书的速度,也为了省几个大家都知道会说会写的字,便无意识地在黑板上用~~~之类的符号代替了自认为不重要的语句。多少年下来,此种做法依然如故。
后来,儿子慢慢长大。偶尔检查他的作业,发现数学作业本中省写、漏写条件和答案的地方屡见不鲜。老师的批语“将答案写完整”、“将题目抄写全面”之类的话语在本子上复制过N次。可惜的是,儿子现在上了初中,这种习惯还是没有改掉。
老子、儿子、孩子们这种省写、漏写的习惯症结到底出自何方呢?
近期内听了二年级和六年级两位女老师的数学课。似乎给了我一个新的答案。
两位李老师一老一少。老李老师教二年级,小李老师教六年级。两人教学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一手整洁干净漂亮清晰的粉笔字。两人都十分注重板书,大小、结构、排版、彩色粉笔的搭配,无不自然天成、和谐入目,令听课者赏心悦目。
听课期间,我无意中翻看了孩子们的作业本。几乎所有的孩子书写都一笔一划,抄题规范整齐,答案格式到位。没有一位省略答案或条件的同学出现。
更让人惊奇的是,就连孩子们的演抄本,依然是一板一眼的书写,没有省题潦草的现象出现。
后来,去了其他几个班级听课。倘若老师的板书中有~~之类省略符号的地方,孩子们的作业中就有类似的情形出现。
现在脑子中慢慢有了清晰的答案。看来,孩子们的“投机取巧”,源于老师的无意示范所为。老师上课期间自认为“理所当然”的省略书写,成了孩子们模仿和学习的活教材。
其实,对于小学来讲,孩子们除了打下一定的文化基础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养成各种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做人习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倘若好的习惯没养成,坏的习惯倒不少,等到上了初中,走向社会,改正起来将会十分困难。
这样看来,说话彬彬有礼,做人公正厚道,办事公平合理,写字规范整洁,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每位小学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过滤”来自孩子的信息
以前,曾听到这样一种说法。
有一位老师,上课点名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
有一位叫张兴的孩子,在老师的问题刚脱口而出时,便小手高举。可当老师点名让他回答问题时,他则脸憋得通红,半天说不上答案,或者是答非所问。
这样的事儿在张兴身上接二连三的发生。事后,老师并没有批评和责怪孩子,而是私下和张兴达成约定:以后,倘若老师提出的问题张兴货真价实的会,就举左手;如果不会,就举右手。
接下来的故事按照老师的安排井然有序地进行:孩子举左手,老师便将其请起来回答问题;举右手,则不予理睬。在老师的配合下,张兴逐渐找到了感觉,慢慢成为能够自主思考、有条有理回答问题的中上学生。
这个案例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孩子张兴身上存在着虚荣心和上进心;一个是老师身上有极大的睿智和宽容。有了老师的宽容和睿智,孩子的虚荣和上进的一面得到极好的掩饰和保护。有了老师的睿智和宽容,孩子逐渐找回了自信,品尝了成功的感受。
前几天去听一节一年级老师的语文课。上课后,教师一板一眼,通过学生自己拼读、全班朗读、点名领读后,学生绝大多数已能熟练认读课本要求的十个生字。接下来,老师开始将黑板上板书的十个生字的上标拼音擦去,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孩子认读。从抽查的情况看,孩子认读的准确率达到100%。
接下来,老师又变换了方式。她拿出生字卡片,将课文中的生字打乱顺序,让孩子认读。
师:下面我出示卡片,会认字的小朋友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点头让坐在靠门的一位小女生回答。
结果,全部正确。
这时,老师的思维发生变化。
师:下面我再叫一位不举手的孩子。
师的目光环教室一圈。看到了有五六位孩子并没有高举小手。
师:后面的没举手的张惠起来认读。
张惠稍许有点发胖的身子慢悠悠地竖了起来。
老师一一出示卡片:
宵、节、窗、圆、吃、汤、正、户、庄、欢。
张惠也能一一认读,就是速度稍慢了一些。
老师继续将字重新打乱,张惠依然如故。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这些涉世不深的小不点儿,有的虚荣好胜,有的胆小怯弱。因此,孩子的外在显现有时不一定代表内心的真实。
鉴于此,老师们在利用举手来反馈掌握信息的时候,要及时“过滤”其中的水分。只有这样的态度,才是实事求是的,也是有利于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的。
三、“那位儿”,您在乎过吗?
常常去教室随堂听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凡是班级人数呈单数的班级,总有一个学生会失去同桌,孤零零独自一人坐在教室的后排。
看看这些孩子上课的情况:回答问题的机会少,得到讨论交流少,被老师关注的少,得到老师的指导少……
再看看这些孩子上课的表现:智力稍好一点儿的,也能专心听讲;倘若碰到一个被称为“弱智”好动的孩子,则是另一番风景:老师讲的什么,似乎与他的关系不大。久而久之,这个位置便成为被大家遗忘的角落。
每每遇到这种情景,看着他们憨乎乎的样子,我的心里总有一种很酸楚且说不出的感受……
这样的事儿看在眼里,隐痛在心里。
是老师对他们缺少关注和关怀了吗?答案也不尽然。因为每位老师班上都有几十号学生,他们的职责是要对全班同学负责,不能眼睛只盯着那一个独特的个体来教学吧。
那么,就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最近看到江苏省有个叫做宁海侠的班主任,在安排那个谁也不愿独自去坐的座位时别出心裁,令人拍案叫绝。
大多数班主任在安排座位时,大致按照男女搭配、从小到大、从前往后的原则进行排列。多出来的座儿往往留在最后一排。可这宁老师却“倒行逆施”,将独座放到了讲台下第一排,并美其名为“首席座位”。
再听听他给孩子的解释:法庭上最高法官叫“首席法官”;乐队里最好的乐手叫“首席乐手”;看节目演出时留给首长坐的叫“首座儿”。咱们班的这个位置我给它起名为“首席座位”。只有孩子们中的出色者、优秀者、进步最快者,才有资格坐到“首席座位”上来。
既然是“首长之位”、“首席之位”,那是有“地位”的人才能享受到的专座。因此,学生从心理上对“首席座位”产生了亲近感、向往感、奋斗感,缺少了孤独感、排斥感、异化感,坐在上面的孩子有了幸福感、成就感、自豪感。对于教师来讲,也不再为那个谁也不愿意去坐的独座而犯愁。这何尝不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儿呢?
既然是“首席座位”,那说明只有表现最好者才有资格享受。而孩子们的表现则一天一个样:今天张三优秀,明天李四最好,后天王五进步最大。因此,这个座位上的人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经常变动的。这就减少了孩子们因失去同伴而造成的痛苦。
看来,教育孩子的事真是有无尽的变数。有时,那种人人都做的事情,人人都看在眼里的事,有时并不是最完美的做法。有些时侯,只要换换脑筋,你认为非常棘手的问题会在一念之间得到十分巧妙的解决方案。
(作者地址:甘肃省靖远煤业公司魏矿学校 邮编:730913)
责编:熊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