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5期

胡萝卜奖杯

作者:陈海燕




  学期初,我收到班长送来的一个信封,一看之下,忍俊不禁——
  《六六班教师评价细则》
  加分条件:(1)上课时微笑,加2分;(2)教学方式新颖,加3分;(3)作业布置有趣,加3分;(4)关注每一个学生,加4分;(5)和学生聊天或游戏,加3分。
  减分条件:(1)上课迟到或拖堂,减1分;(2)发火,减5分;(3)占课(挤占体音美等课),减4分;(4)当众揭短,减2分;(5)上课接听手机,减2分。
  备注:以100分为底线,一个月由学生评价一次,总评110分以上为优秀(将颁发一个独一无二的胡萝卜奖杯),108分以上为合格,105分以下为不合格(要在全班同学面前作检讨)。预祝老师成功!
  老天,这完全是“学以致用”嘛!平时我为他们制定的各类评价表浮现在了脑海中。哈!小不点,要量化自己的老师了!我笑起来。我向《六六班教师评价细则》吹了一口气,这能难得倒我?胡萝卜奖杯对我而言那还不是“探囊取物”“手到擒来”!
  课像往常一样一节节地上,日子像往常一样一天天地过,一个月下来,我被通知,经班委会慎重核算,本人当月考核成绩为109分。109分?刚及格?有没有搞错!我冲到班长那里讨说法。
  班长慢悠悠地掏出个小本子,一页页地翻,一分分地算,“你几月几日拖堂了,几月几日骂人了,哪一沃的课上手机响了”,等等,流水账记了好几页,“你们怎么光记坏事不记好事?”我问,“好事记载在我这儿,”副班长凑过来说:“要看吗?“算了算了,应该记在一个本子上,好查看嘛,工作没方法!”我嘀咕了一句撒回到办公室,翻箱倒柜找出皱巴巴的《六六班教师评价细则》,看了很久。
  第二个月,几乎是枕戈待旦,我的工作既要确保无误,只要力图创新;既要形式多样,又要趣味十足;一手防减分,一手快捞分,两条腿走路,成绩果然喜人,当月评分高达137分。班长在全班学生的热烈掌声中将一个手工雕刻的、拙朴而不失传神的胡萝卜奖杯郑重其事地颁给了我。
  办公室里,把玩着胡萝卜奖杯斜靠在椅子上的我,有些疲惫,有些欢喜,有些感悟,有些自嘲,还有一些些的美妙。我不知道下月战绩如何,但我知道这样一路走下去,会走向一个很是不同的天地,尽管这路看似无奇,走好却也不易呢!既有缘与这群小人精同行,何尝不是我生之幸,就让这段行程精彩些吧!接下来的日子果然精彩纷呈;孩子们在“刻薄”地扣分的同时;似乎越来越依恋我;很多时候,我已忘了自己是他们的老师,混迹于他们之中,恣意谈笑,无话不说,心也年轻了许多,人也俏皮了许多。不过,有的时候,总忍不住急火攻心,面目狰狞,身边就会有学生在拉我的衣角:“不能再发火了!本周你已发了两次火,再发你就要不及格啦!”说真的,我总是很感激这样特别的体恤,火气总是不扑自灭,还会忍不住逗逗这孩子:“谁说我要发火?火在哪儿?哪儿有火?少操心!”
  真的,回头想想;是孩子们教会了我许多,是这份《六六班教师评价细则》给了我一段快乐的、不平凡的日子和一份为人师、为人友的快乐。
  (作者一址:湖北十堰市人民小学 邮编:442000)
  责编:熊春阳 插图: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