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5期
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
作者:马建强
中国人的十分之一。一个县就是一个广义的共同生活区域,是从事平民教育的最好单位区域。晏阳初说,到定县去;我们就是要向农民认老师,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他们的工作原则是只从事研究与实验,就是搞试点,摸索方法、研究问题、总结经验,然后将研究成果贡献给地方当局,让他们去推广。
晏阳初逐步积累、发展、创造、形成了自己的平民教育思想。他的平民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中国人民潜藏着无限的力量等待开发。当今世界是一个唯力是视的世界,要想在这样的世界上谋生存求发展,非培养有力的民族不可!什么是力?知识就是力量,生产就是力量,健康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四种力量的反面就是“愚”、“穷”、“弱”、“私”。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是平民教育行之有效的四大教育方式。
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晏阳初领导的平民教育工作从教育工作入手,对农村生产、农村卫生、医疗保健、社区组织、县政改革等进行了一揽子实验,总结出教育、科技与农业生产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互补以及农村教育基础化、经济化、普遍化等一系列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全国的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38年6月,毛泽东对晏阳初“以宗教家的精神努力平教运动,深致敬佩”,并且希望能“有几千几万的优秀干部去参加。”
晏阳初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又将平民教育工作相继推广到泰国、菲律宾、印度、加纳、哥伦比亚等地,他的平民教育终于传播各国,影响世界。1943年4月,晏阳初与爱因斯坦、杜威等并列荣获“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十大伟人”。1955年10月,晏阳初被推选为“当前世界最重要的百名人物”之一,国际社会尊称他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是一个具有坚定信仰和丰富想象力的英勇学者,是劳苦平民心智与精神的解放者。晏阳初无疑是20世纪中国教育家中最具国际影响的世界性人物,是第一个将在中国人群、中国本土创建的平民教育理论与乡村教育制度传播到国外,使之在国外的土地上落地生根的中国教育家。
(作者地址:江苏南京《莫愁》杂志社 邮编:210013)
责编:叶万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