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5期
教育产业化这只“老鼠”从哪来?
作者:陈贞瞡
教育部站出来明确反对教育产业化,笔者举双手赞成。正如该发言人所说,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教育产业化,让它如过街老鼠一样没有市场。可是,如今这只人人喊打的“老鼠”,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那么,它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从西方飘扬过海“移民”过来的。数十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开辟了学校工业回,使教学活动、科研成果双向互动,彼此推进,最终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开发区——“硅谷”。这一成功的案例,直接引出了教育产业化概念。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一概念和模式就飘扬过海来到中国,一时间甚嚣尘上。其倡导者和鼓吹者们在前所未有的热潮中,完全无视国情和教育实际,使这一只“洋老鼠”在国内“水土不服”并逐渐产生“病变”。
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呵护”出来的。教育产业化在中国盛行多年,虽然如今教育部门不断站出来反对教育产业化,但显然令人疑惑顿生:既然一直都反对,为何教育产业化还能在主管部门的眼皮底下发展这么多年?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最起码在一段时间内,教育主管部门是“默认”这一现象存在的。这就说明,没有教育部门的“呵护”,这只老鼠也不会越长越大,“肆意横行”。
是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不足“逼”出来的。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公共财政对于教育的投入占CDP的比例,上世纪80年代相对较高,后来一直保持在2.3%~2.7%之间徘徊,尽管在2001-2003年度达到3%以上,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不足,使很多学校教育经费匮乏,教师待遇低下,教育资源和设施落后,为教育产业化的“泛滥成灾”埋下了伏笔。
回头一看,不难发现,如果我们在教育模式上不盲目照搬西方模式,如果教育主管部门能够早一天发现教育产业化的弊端并加以。禁止、规范,如果……这只“老鼠”决不会给中国教育留下累累伤痕。从这个角度说,教育部门在此刻公开表态反对教育产,业化,虽然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得正本清源,要清楚教育产业化这只“老鼠”是从哪来的?反思这只“老鼠”的滋生根源和成长土壤并引以为鉴。否则,这只老鼠今天被“灭掉”了,明天说不定还会有什么品种的老鼠又跑出来“祸害”教育。
(摘自2006年3月3日《市场报》)
责编:子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