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期
“自由主义教育”的警示
作者:穆方顺
意大利学校长期实行“自由主义教育”。其基本理念是:放手让孩子们做他们喜欢做的事;对学生的要求和指导越少,他们的想象力就越丰富、创造力也就越高。基于这一理念,几乎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小学升级无需考试,家庭作业基本没有,学校纪律极度松弛。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所“喜欢做的事”唯有玩耍和游戏。调查显示,意少年儿童每天至少有3到4小时伴随电视和游戏机度过。包括周六和周日,全年总共约7个月的节假日期间,课业学习置诸脑后。迪斯科舞厅成了许多青少年发泄精力的场所。被他们用喷漆涂抹得一塌糊涂的沿街墙壁和地铁车厢,成了与古城罗马极不协调的景观。过度的放任导致知识基础薄弱,随着课程难度加深,不少孩子完全失去了学习兴趣,目前全国只有29%的人完成了法定的中学义务教育。据意全国扫盲联合会调查,全国近40%的人是文盲或勉强会读、写、算的半文盲。显然,这些人尽管可以制作出精美的箱包或首饰,却难以适应数字化时代和全球化浪潮。
“自由主义教育”的另一后果是,学生知识结构失衡和眼界狭窄。意社会调查中心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全国60%以上的人口对外语一窍不通,中学毕业生乃至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缺乏基本国际常识。有些大学生不知道欧盟为何物,甚至弄不清谁是联合国秘书长以及安理会“五常”是哪些国家。
“自由主义教育”不仅造成人才资源匮乏,更使受教育者精神素质下降,这恐怕是其最严重的后果。《晚邮报》专栏作家阿尔贝罗尼最近发表文章说,近几年美国顶尖大学屈指可数的奖学金名额大多被中国学子获取,这不是因为他们更聪明,而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刻苦学习,受到良好教育。在数千年历史中,吃苦耐劳精神和集体责任感已融入中国人血液,正是这两者结合才是今日中国走向强盛的基础。他说,反观今日意大利,由于学校在纪律、行为准则和价值方面放松对学生的约束和指导,青年一代“玩物丧志”,“放纵、懒惰、自私”,“缺乏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勇气”。“现在人们越来越没有责任感和协作精神”,“只是享受前人辛勤劳动创造的成果,失去了学习和工作的愿望,从而也失去了科学和艺术的创造力。”他说,如果国家不想沉沦,就必须对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进行“痛苦的改革”。这是阿尔贝罗尼和其他许多社会学者对意大利学校教育的严肃反思,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警示。
(摘自2005年12月7日《光明日报》)
责编:子丑 插图:陈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