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2期

我的“绿叶”生活

作者:林小龙




  思绪泛起微澜,随意拾几件小事回味,是对往日情怀的一种眷恋。
  
  技术工
  
  开学没几天,秋老虎还没走,我们几位年轻教师晚饭过后,习惯地坐在二楼的走廊上乘凉,忽然一阵狂风,随着惊雷一声,全校的电灯进入罢工状态,紧随而至的就是几个女高音:“小林子,怎么没电了?”然后便是一阵大笑,在七嘴八舌的吆喝下,我只好借助闪电余光,好不容易在宿舍里找到一个打火机,向电源总闸摸去。
  打开了电源箱,是漏电保护跳了,送上开关,光明又一次出现在这小小的山头校园。还没等我回到原位,就听见几个大姐小妹又在对我评头论足,见到我来,第一句话便是:“还好有一个男的,不然学校技术活都没人会做!”接着又是一阵嘻嘻哈哈的笑声。
  
  苦力活
  
  那次,在几个大姐小妹的一番精心策划下,我落入了一个“悲惨”的圈套。话题大概是从《落花生》一课开始的吧,经过七绕八弯的转移话题,渐入正轨,大姐说:“小林子,我们后门的那片空地也很大,如果和书上比一下,可能会收更多的花生哦!”没去领会话中深意的我自然随口答:“那还用说,可你们又不种,不是一粒也没有。”听我这样一说,其他几个一下子就来劲了:“那好,那好,我们几个都商量好了,谁谁买种、拔草、浇水,就剩下你做一件事了。”我想:“那好呀,做什么?”“挖地。”几张嘴巴几乎惊人地一致。
  后话就不多说了,除了一身的臭汗外,还多了两只手上的四个大水泡,当然,免不了还有让你满耳朵都塞不下的“甜言蜜语”,尤其还要加上一句:“哇,如果没有小林子,这苦力活叫谁做?”
  
  跑腿料
  
  说来也巧,我们几个人的家都住在县城,每每周日从家回到学校,大家总会聚拢在一块,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话题都是她们几个感兴趣的,什么店的服装怎样,哪里的食品便宜,哪家美容店刚开张又打折……想一想,几张女人的嘴在说话,还有男的什么机会。一会儿,她们好像也发现了什么似的,大姐发话了:“小林子,你坐在这一个人又没什么可说的,这样吧,我们热死了,你去帮我们一人买一根雪糕,顺便送一根当你的小费。”一阵的指手画脚后,我当然只有从命的份。回来时,我顺带了包“大好大”放在口袋里。
  凉爽过后,调皮的小妹似乎想起了什么:“哇,你看我们都请你吃雪糕了,你都没有一点意思?”我颇有深意地笑了笑:“那要什么意思?”“如果买包瓜子嗑一下那就好了。”又是一阵点头附和声。我也只好下楼了,到了楼下,我为自己的“深谋远虑”窃喜了一番,从口袋里掏出瓜子,立马又上楼:“这回不能再叫我跑腿啦!”她们几个好像还没回过神来,可能是在商量下一个计划,被我这一叫,愣了一下,便又是一片叽叽喳喳声,还是那一句:“有个男的就是好,真是一块跑腿的好料!”你们说我晕不?
  时过境迁,我们几人都调往不同的学校了,也只有召开大会或培训的时候能见见面,可大家对在一起的日子都很留恋,时不时地谈到。
  (高良荐自《福建教育》2005年第10期)
  责编:叶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