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期
我爱《博览》,我爱家
作者:王 琴
对《博览》有一种特殊的感情。1998年谈恋爱时,男友见我比较喜欢《博览》,就投我所好,悄悄地为我订了一份全年的《教师博览》,就是这么一份正中下怀的“心灵鸡汤”,让我为他煲汤已整七载。这期间,为人妻、为人母,房子搬过,家具换过,工作升迁,改变的是我的容貌、装束和身份,不变的是我对《博览》的那份情;这期间,我沾染了人世间的一些浮躁和虚伪,唯独在夜深入静之时,在小儿酣睡之际,拧亮床头的台灯,一个人静静地翻阅《教师博览》的时候,我才回到真正的自我。
整整7年的《博览》,一捆又一捆,别人巴望寒暑假,因为可以美美地睡懒觉,随意地休息和娱乐,而我却只想把平时没来得及看和早已看过的《博览》都回头补看,真的是“好书不厌百回读”。世上的杂志千千万万,适合自己阅读的也许许多多,可令我如此动心、痴心许久的恐怕也只有《教师博览》了,《博览》成了我茫茫业务期刊选择中的惟一和最爱,每期必读,每篇必看,精彩之处圈划批注,感人之处摘抄吟诵,动情之时泪流满面。不必说“人生”中一个个短小、哲理性的文章已成为我和同事在学校每周升旗仪式上《国旗下讲话》的首选案例,不必说“视野”、“读书”、“信息”开阔了我的眼界,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让我在教育的最前沿永远与时俱进,也不必说“人物”让我和一些大家、名师走得更近,从而学得更实……单说我为《教师博览》摘抄的笔记及自写的心得体会就已整整五大本。出差之前收拾行李,第一个被放进旅行包的必定是摘抄本,因为拥有了《教师博览》的摘抄本,也就拥有了随时翻阅经典、随时享受净化的可能。
受益于《教师博览》,近几年自己撰写的论文、案例获奖和发表许多,但至今仍不敢向《博览》投稿,因为它是我心中的珠穆朗玛,在攀过众多的山峰之后,我想我会——也一定要去试着攀登上峰顶,感受一下“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豪迈。在去年的一次教研沙龙上,我把《教师博览》郑重地推荐给了全校老师,因为,作为一名老师,你可以不懂,但却不可以不学,要学就学精品,而《教师博览》是教师中的《读者文摘》。现在,当我每月看到学校传达室办公桌上一摞高高叠起的精美、芳香的《博览》,看到老师课后业余在翻看《博览》,我的心中总会溢满无言的感动,就像在白色恐怖时期自己人对上了暗号一般。
感谢《博览》,它让我的家更温馨。“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受我的影响,常静坐牌桌苦战八十分的老公现在也经常手捧《博览》,还不时情不自禁地向我这个为人师已整十载的妻子推荐几篇文章,常常让我感到有《博览》相伴的日子真好。有时,看着上厕所的他仍在翻阅着精美的《博览》,我实在于心不忍,就好似自己的心爱之物正饱受折磨,欲强行从他手中夺出,他却振振有辞:“真正的读者是马桶上的。”让我一时语塞,竟无言以对。有时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碎让我疲惫不堪、身心俱乏,心绪也莫名地烦躁起来,看什么都不顺眼,对家人说话也没了好语气,这时,先生便会从书橱中拿出最新一期的《博览》让儿子送到我手中,还调侃说:“夫人,请笑纳。”然后将我拽至书桌前,泡上一杯清茶,不知不觉间,我便忘却了一切烦恼,就像酷爱游泳的人见到了游泳池,一下子扎了个猛子就钻了进去……
每晚孩子临睡前的十分钟,是我最感幸福和温馨的时候,拥着年幼的孩子,在床前柔和的灯光下边讲《博览》中的一些浅显的故事和笑话给他听,边教会他认识一些生字,快乐、感动的情绪弥散在母子心头,儿子还冷不丁地用稚嫩的语气对我说:“妈妈,等你老了,我天天给你买《博览》。”那一刻,我相信,自己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我爱《博览》,我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