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期

素质教育:用智慧点击快乐

作者:靳晓燕




  我们的教育土壤里缺了什么,以致我们的孩子这么艰难地生长?或是我们施了过多的化肥而使他们失去了自然的环境?其实教育是一种解放的情怀,而要解放的首先是我们的观念和思想。
  
  难道学习是快乐的?
  
  教科书、复习资料、考试卷一度是学生们生活的全部——生活黯然失色;补课、练习、做题、考试把生活空间挤得满满当当。
  兴趣、爱好被扼杀,好奇心一点点被磨灭,想象力似乎囿于参考答案中……
  所有人关注的只有一个:分数。学习,分明已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多年之后,我们有所觉醒。
  1987年4月,时任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的柳斌在九年义务教育各科教学大纲统稿会上指出,基础教育不能办成单纯的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这可能是见诸于报刊的较早把“素质”和“教育”联系起来的一次讲话。
  从此,针对“应试教育”这种思潮提出来的素质教育便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18年过去了,人们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争论还在继续,但它作为中国教育改革实践发展的产物带给人们的影响却是不容置疑的: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人们的教育思想在转变,新的课程教材在推行,考试制度在改革,评价标准在改变。
  人们希望人性化的教育可以让学生们快乐地成长,感受到尊重与理解、感受到欣赏与关爱、感受到平等与宽容。
  
  教育理念:顺应天性
  
  当教育缩减为对知识的获取,仅在分数上得到评判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教师总是让人畏惧的:他,是针对学生“挖坑布雷、用心险恶的高手”,出难题是他克“敌”制胜的“独门秘笈”。
  教师的思维是:你要放弃游戏时间,你要大量做题,你要考得更好。
  “教育应该是适合学生,而适合学生的就是顺其自然的。顺学生认知、心理、性格、兴趣的自然。顺其自然就像小孩子学步之际,母亲并不言传身教,而是隔着一段距离,面向孩子引导着、鼓励着,而孩子本能地就已经学会了走路。”多年的教学实践让项东有了这番理解。
  她是北京166中学的一位历史老师。她曾尝试过,请爱写的孩子创办了他们自己的杂志《天窗》;请爱说话的孩子主持班里的午间论坛;请爱玩游戏的孩子讲游戏中的历史。这么做,只是提供一个适合他们的场合,使他们的所长有一个得以释放的空间,在释放中引导他们。
  “我们的教育土壤里缺了什么,以致我们的孩子这么艰难地生长?或是我们施了过多的化肥而使他们失去了自然的环境?其实教育是一种解放的情怀,而要解放的首先是我们的观念和思想。”项东这样反思。
  霍懋征,著名的教育家。在她的教学生涯中,新学期,孩子们是听着她讲的故事认识课堂的。
  “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四件宝,只要用好了,谁都可以变成一个聪明的孩子。猜猜是什么?第一件宝:东一片,西一片,隔着山头不见面。第二件宝: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着个黑葡萄……”
  传统的老谜语,对孩子们来说,是新鲜的、好玩的。
  “把耳朵、眼睛、口、心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聪’字。四件宝贝要天天用,月月用,我们才能聪明起来。”谈起这些,霍老师仍记忆犹新,“在激发了孩子们对四件宝贝的兴趣之后,我几乎每次上课都要说,请准备好你们的四件宝贝,老师要开始讲课了。”
  在游戏中间,孩子们自然地进入了状态,他们能说、能笑、能思。
  无为,亦得。有放,乃悟。无不可容忍之束缚,有无拘无束之率性。顺应自然天性,进行相应的教育,大抵快慰自在其中。
  
  教学方法:启迪智慧
  
  “导入—讲授—巩固—作业—小结”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五环节教学法,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观和教学实践中,教学任务被直接规定为传递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系统的文化知识和形成学习知识的技能、技巧,把教学过程简化为教师讲授、学生以记忆和练习为主的被动接受过程。”叶澜先生曾这样总结。
  有人提出质疑: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教学为什么不引发学生“问”的兴趣,教给学生“问”的方法?我们是否可以开放一些,给学生更多主动思考的空间?
  无疑,这些质疑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最大问题,缺乏“智慧的启迪”。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只是一位听者。他的天地局限在老师所讲的范围内,只要记住、会模仿就完成学习任务了。没有思想的碰撞,课堂变得沉闷,何谈启迪智慧,何谈获得创造性的快乐?
  回到上世纪80年代。那时,变革的观念虽然模糊,但已有人在默默实践,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出现了。在这里,图画、音乐、表演成为创设情境的主要手段,诗意与智慧充满了课堂。儿童成了情绪感受、认知学习的主体。他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在观察中去体验、去感知、去想象。课堂是沸腾的,神情是满足的。往往是下了课,孩子们还会围在李老师的身边说:“李老师,我还没说呢!”然后,就听到有人说:“排队!排队!”他们体验到了自信,感受到了动脑的快乐、创造的喜悦。
  “儿童在这经常的期盼、激励中,他们的内心便会逐渐形成激发自我潜在智慧的心理倾向。我以为这才是真正的引导儿童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李老师说。
  现代技术的发展,让老师们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
  彭晓,人大附中校长助理,2000年她建立起“超越网上教学”个人网站。
  “我喜欢每天与它见面时的那种心情:有点激动,有点幻想,有点迫不及待。幻想在网络的那一端,老师在线答疑的种种神情。”有同学说,“没有人会孤单地唱独角戏,在这里,我们可以享受到互动学习带来的快乐。”讲台并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讲台也并不只在课堂上。
  
  知识获取:投向现实社会
  
  难道学习不是快乐的?
  听过北大附中张思明老师讲授的数学课,你肯定会给出肯定的答案。
  为了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形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张老师在教学中探索了“微科研”的方法。虽说是“微科研”,其中的步骤可是“仿真”的:选题、开题、查资料、建模、讨论、调查、论文写作、结题答辩,所有过程都让学生体验。看看他们的研究项目,是不是很有意思:
  观察城市的汽车牌照,由牌照的号码设计来估计本市汽车的最大容量。
  煤气灶的使用技巧。进气旋钮旋多少度时,燃烧效率最高?旋钮在四种不同角度,用一个壶烧开1升水的实验,记录时间和用气量,找到一个公式,找出最佳角度。
  ……
  这些都不是能在教科书上学到的,要解答这些题目,学生的目光和兴趣必然超越书本,活力也由此展开。回归生活的数学学习,让学生经历理解社会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将学习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生活的数学,不再仅仅是学抽象的定理和公式,那是智慧的相互叠加衍生的快乐,更厚重、更有创造性。所谓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均不言自明。
  张艟至今仍向往那种潇洒的画面:期待着拿起试卷,唰唰地写下去,当别人还在低头苦想之时,已扬起头,走向操场。
  不过如此。并不是看重考试,只是有点骄傲,有点享受。教与学,都是一种智慧。学习,自然是用智慧点击出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