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2期

“三味书屋”涵义集解

作者:王 斌 庞 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文中的“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上私塾读书的地方。
  “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取名者是寿峰岚先生(寿镜吾的祖父。寿镜吾是鲁迅先生12岁入私塾时“三味书屋”的主人,生于1849年,卒于1927年)。名字取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述的董遇(三国时魏国人,一生著述丰富,他常教学生利用“三余”时间读书)的话:“为学者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也。”意在告诫人们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后来,寿峰岚先生在读书时又发现苏轼对董遇的“三余”也很感兴趣,并在诗中说“此生有味在三余”。于是,就将“三余书屋”改名为“三味书屋”,并请当时著名书法家钱塘人梁同书写成横匾悬挂在屋内。在它的两旁还悬挂着一副木刻对联:“至乐无声惟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也是梁同书的手笔。意思是:最快乐的事情是忠实遵从儒家伦理,最有味的事情是专心读书。
  后人对“三味书屋”涵义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周作人认为,“三味”是指“经如米饭,史如肴馔,子如调味之料”;周芾堂认为,“三味”是指“经书如米谷,史书如蔬菜,子书如点心”。
  而寿洙邻(寿镜吾的次子,生于1871年,卒于1961年)认为,“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的古语。大意为:读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应如吃稻谷、高粱等主食,日日不绝,餐餐饱食,是为食之本;读历史书籍的感觉,就像吃有鱼有肉丰盛的饭菜一样香甜、愉悦,应兼而有之,适时补充,是为食之辅;而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则味如醋、酱等调味品,风味独具,各味皆有,会使食物增色提味,增进食欲,应依人定量,是为食之佐。这告诉人们:各类书籍可互为补充,互相调剂,应在广览博采、遍阅群书的同时注意区别对待,体会读各类书的不同感受。
  后人一般认同寿洙邻的说法。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三”在古代汉语中是表示多次、重复的意思,因此“三味”亦可理解为读书要反复体味,仔细领会。
  后来寿宇(寿镜吾的孙子,寿洙邻的侄子)撰文对“三味书屋”的涵义作了新的阐释。他说自幼以来,不止一次从祖父寿镜吾、父亲寿涧邻口中听到对“三味书屋”涵义的解释,即“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祖父解释说:“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指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等,“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意味。祖父并没有说明这种意义的出典和根据,只是说这是曾祖父寿韵樵亲手拟定,而且叫他的子孙认真体会、身体力行的。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最能反映屋主寿镜吾先生的情操。鲁迅先生说寿镜吾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这个饱学秀才不仅有学问,而且思想很清高,不屑当官做老爷,也不许自己的子孙应考、买官。这种解释应当是“三味书屋”的真正涵义。
  另有马奎春老师在《语文学习》1998年第6期上撰文认为,“三味”应理解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他认为这既体现了封建的教育思想,又与匾下那幅图画(《松鹿图》,图画上是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谐音表意为:书下有福禄)的内容相协调,它们和私塾的寿镜吾老先生共同烘托着书屋的气氛,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这也堪称一家之言。
  总之,无论哪种理解,都是说读书应是一种“很有滋味”的生活,只是“个中滋味”有所不同罢了。
  (王斌荐自《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第12期)
  责编:欧阳小桃 插图:董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