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2期
朗·克拉克的故事
作者:陈 屹
从未想过做老师的朗·克拉克,起因是由于一位小学老师突然去世,其间换了五六个老师,还是无人能接管下来。这件事改变了他的命运。
原来这是一个全校最捣蛋、成绩最差的班,没有一个老师不被气走。那段日子克拉克正巧因为在海外探险时吃了不该吃的东西,不得不回到美国住进医院治病。早就想把儿子的心拴在美国的克拉克妈妈,终于找到了借口恳求儿子帮助校长临时代课,至少帮助这些孩子们完成下半年的学业。克拉克做梦也没有想过去小学教书,他坚决不干。但是,全家人都求他帮学校这个忙。实在无法推辞,克拉克无奈之下不情愿地走入课堂,“半年嘛,好吧,就半年,长了不干。”
从第一天开始,这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就想方设法地“修理”克拉克,恨不得把他从教室窗口扔出去,女学生骂了老师后,躲进女洗手间就是不出来,还要对着老师喊:“有本事,你进来抓我啊!”
学校的其他老师呢?正偷着乐呢,他们还为此打赌,用钱来做赌注,赌期不超过一个月。从小喜欢冒险、走遍世界的克拉克,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觉得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教学任务,而是对自己人生极限的挑战。
一些从未离开过自己小城镇的孩子记住了克拉克老师给他们的梦:“我们要周游世界。”可是这些家庭靠政府救济的孩子,哪来的钱啊?一个学生说:“为何不能在《今日美国》(US TODAY)登个广告呢?”
克拉克说:“好主意,请你打听一下广告的费用。”
过了一天,学生对克拉克说:“广告费用是12000美元。”
“什么?”克拉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亲自打电话,结果还是这个价钱。
克拉克沮丧地说:“太贵了,怎么可能筹到这么一大笔钱啊?”
没有想到,学生们兴奋起来:“老师,你常说只要我们一条心,不放弃,什么都可以做到,全班同学为何不能干活一起挣啊?”
克拉克本想说:“你们知道12000美元是个什么概念吗?”但是,他又想,为何不让学生尝试一下?
“为何不?”这是克拉克当时的回答,孩子们都激动起来,并立刻开始行动。孩子们找到所有力所能及的杂活,比如:周末为别人洗车,送报纸,卖花。
几个星期下来,全班几十个孩子加上这个老师,才挣了800美元,这个数字离目标实在差得太远。大家正在发愁之际,学校收到了一张12000美元的支票,原来媒体报道了孩子们的壮举,一位也是来自北卡州的美国名人被深深感动,他送上这张支票,圆孩子们一个梦想,支票上没有留下任何姓名,他对学校说,把这份心意当作“来自圣诞老人的礼物”。
“圣诞老人真的存在!”孩子们又激动起来了。大家精心想广告词,广告终于刊登出去了,结果呢?周末回来的第一天,学校的传真机被挤爆了,从世界各地发来8000多封回信,而且,每天都有好心的人汇来捐款。
不久,孩子们接到美国总统克林顿邀请他们去白宫的电话。而从北卡州去华盛顿的费用,要校方出,这个困难学校,哪来这些钱啊?为了不让孩子们伤心,这一次,克拉克自己四处奔走,他恳求全城镇每一个商店,每一家企业,一定要帮助这些孩子。这样一个地处穷乡僻壤的乡村,从未收到过总统的电话邀请。
消息传开,整个小镇都沸腾了,这些贫困中长大的孩子,第一次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州,坐上大汽车,走进美国白宫,与美国总统见面。钱终于凑够了,孩子们出发了……还记得那位不留姓名的圣诞老人吗?他就是美国篮球名将,无人不晓的迈克尔·乔丹。
教育是什么?它不仅给予知识,更是梦想的制造者。朗·克拉克说:“教育者给予学生的内容中,最缺乏的是激情。”
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拥抱,对人性的热爱,对梦想的向往,对一切未知不屈不挠的激情。
(周继红摘自2005年9月《成才之路》)
责编:熊春阳 插图:姚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