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2期

高中教育走向何方?

作者:苏 军




  9月23日,作为复旦大学建校100周年校庆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世纪才俊的培养”全国著名高级中学校长论坛在沪开讲。来自教育部的有关领导和全国26个省、市的100多所重点高中的校长聚集一堂,各抒己见,畅想未来,对高中教育的走向作了一番探讨。
  关于高考改革:要个性,不要“考试机器”
  我国人才的培养,经过基础教育后,一般都是通过高校培养这条途径的。而“世纪才俊的培养”重点在高校,但挑选什么人进高校,的确值得深思。目前高考的选拔制度正面临挑战,“现在高考,不仅仅考学生,还在考政府、考教育、考社会”。在论坛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林蕙青一开始就分析了我国高考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预计未来几年高考报名人数将持续大幅增长。到2007年,普通高中毕业生将达780多万,高考报名人数将达近千万。
  高考政策符合我国国情,但也有待改进。对高考制度的意见主要来自几方面:首先是来自公众的公平性呼唤。由于优质资源缺乏、法制不健全,高考改革的第一要务要体现公平性。第二是来自专家、学者、学界的看法。高考改革要解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现在中小学校都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要求高考在不断深化考试科目、内容改革的同时,克服高校招生仅以一次考试分数为依据的弊端,发挥高校在人才选拔中的主导作用和主动性,引导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第三是来自高考适应性的呼唤。现在,高考都是用一张试卷选拔研究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用一张试卷选拔各种人才显然既不科学也缺乏公平性,所以,可以尝试让各个学校自己命题选拔适合各自学校的学生。
  高考的变化,必然会对高中教育产生影响,况且现在不少高中是围绕升学来进行教育的,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的面貌“似曾相识”,没有个性与特点。进才中学校长王从连认为,要通过高考制度的改革来推动高中教育的全面改革,从造就“考试机器”向培养“个性化”的人才转变,而且高校要有与之接轨的途径。
  关于人才培养:要携手,不要互相责怪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现象,当高校学生出事时,往往责怪高中以及初中、小学的“不到位”、“不作为”,而高中学校则认为是高校教育“太真空”、“没能耐”。
  现在各地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对高校的贡献率不可谓不高,而且这些高中毕业生升入重点大学的比率在逐渐提高。问题是高中的毕业生如何在综合素质上成为高校生源的“先天骄傲”。对此,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认为,名校升学率是高的,但学生升学基于素养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学生素养发展应考虑三个维度:思想、智能、行为和谐发展。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提出高中急需健全人格教育。这一呼吁不仅获得与会者的一致认可,更得到了上海多所高中校长的认同。他在论坛上出示了一封学生写给他的信。这名学生在信中针对所在学校的教学、课程设置等四方面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没想到班主任对此事却发表了“你有什么资格给校长提意见,也不看看自己的小丑行为”的言论。刘校长表示,教师的这种言语,将直接打压学生的人格,这对孩子形成健全人格是非常不利的。他表示,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每位为人师表者的基本职业操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自主性,并且尊重孩子的这三性,才有可能培养出一个不仅有着优异成绩同时拥有健全人格的世纪俊才。
  刘校长的观点得到了不少沪上知名高中校长的认同。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生敢于提意见是件好事。在上海中学,老师对学生所提意见都慎重处理,并且鼓励学生向学校多提意见;甚至在学校的鼓励下,学生大胆向个别老师直言教学方面的不足。他认为这样的情况其实是一个教学相长的问题,值得鼓励。
  关于中高衔接:要沟通,不要“单兵作战”
  现在的高中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除了一些与高校有“附属”的关系之外,不少高中事实上仍在“单兵作战”,在自己校园的“自留地”苦心经营,鲜有与高校的联系、沟通和交流。这种泾渭分明,事实上在高中生与大学生之间形成了一道篱笆,而且是心智方面的篱笆。
  复旦附中校长谢应平提出,依托高校可以加快中学现代化的步伐,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应该让他们提前介入大学的课程学习,及早把他们从繁琐的复习、考试中解放出来。成都七中校长王志坚认为,要让学生得到最适宜、最充分的发展,不仅是为了学生的今天,更是为了他们的未来。
  上海市育才中学校长朱吉政认为,现在的高中教育,至少有一半功能是在为高校输送人才,要承认这种现实,高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学得多些,特别是那些天赋较好的学生,可以先把大学的课程学起来,要有这样的办法和机制。同时,高中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为他们升入高校做一些准备,不只是学业上的,更是能力和思想上的。
  长期以来,高中教育对大学教育茫然,大学教育对高中教育漠然,彼此没有什么交流和沟通,这使得两者的关系相当别扭:高中只管输出学生到大学,而大学只是接受高中学生来读书。上海市位育中学副校长姚国超认为,学校实行素质教育,应当也包括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高校的内容。
  (摘自2005年10月10日《文汇报》)
  责编:子丑 插图:董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