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1期

另辟蹊径,渐入桃源

作者:衷 永




  第八节课,当我走进高一(4)班教室时——这个有着69位同学的普通班,感觉有点不对劲,他们看上去很疲倦,不少学生将脑袋耷拉在桌子上。今天的教学内容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这一课本身的难度就大,又不是很有趣。我预先根据这个班的实际情况,设计采用四段式历史教学法。按惯例:第一段,我先出若干个预习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8分钟;第二段,我精讲25分钟;第三段,出思考题由学生讨论7分钟;第四段,课后练习3分钟。
  但是,看学生现在的情形,这节课要大打折扣了。其实,我内心很同情这些学生,他们真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学习基础不是很好,但平时特亲老师,而且同学之间关系特融洽,集体感强,有上进心。
  一丝念头闪过:把教学方法变通一下。于是,我对学生说:“看情况今天这节课是很难上的,我也不讲课了,你们就自主一回。”
  “我们怎么上?”“好,好玩。”……
  我说:“别误会,老师只是想在你们班试一试,离开老师能不能自主学习。”并在黑板上迅速写上“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告诉大家:“我们的历史学科知识可分为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三个层次。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弄清楚这三个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基本史实’指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等要素,是一些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史实。大家能掌握,因为它是历史知识结构中的浅层次;而‘基本概念’属历史知识结构中的中间层次,它反映了相应历史内容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基本规律’则反映了历史事物当时具有的内部本质联系和历史事物的发展趋势,是若干基本概念的概括与组合,属最高层次。其中的‘基本概念’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既是‘基本史实’认识上的升华,又是‘基本规律’形成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通过对基本知识的分析、归纳、综合、概括形成历史的基本概念。下面,请同学们用20分钟阅读课文,着重抓历史基本史实,并根据自己所学提出问题来。题目可以用小纸片写好交给我,看哪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又快又好。”
  20分钟不到,就有同学送上了纸片:
  中共“三大”何时召开?其中心内容是什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时间?内容?意义?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作用?中共为何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孙中山为何欢迎中共与之合作?为何要建立黄埔军校?什么特点?中共“三大”制定了怎样的国共合作方针?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有何区别?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我快速将学生设计的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地排了队,然后将他们的题目念出来,并饶有兴趣地稍加评论。学生的情绪一下子给调动了起来,诸如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等要素的简单问题自然被他们自己淘汰,同时,一些高水平的题目被设计出来了,如: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何不同?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联系?中共“三大”上,中共为什么未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为什么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我不断地问:“还有更精彩的吗?”学生中动作慢的着急中带着遗憾:“嗨,好不容易想的题目又被抢了。”动作快的得了表扬,更受鼓舞还想表现。其间竟然有人提出:“孙中山为什么要蒋介石当黄埔军校校长?”马上有学生说:“这也是问题?”大家看着我,我说:“怎么不是问题,你可以答出来吗?我们手头的教材是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书中涉及到了而又未解释清楚的内容,我们都可以去研究,学知识就该多问几个为什么?”
  这堂课也真不用讲授了,学生设计的问题已经将教材难点、重点包括进去了。而我在念题的时候学生已很自觉地用抢答的方式把题目都解答完了,最后,我只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教材的几个知识点很自然地串到一起用小结的方式加以概括。教学任务就在轻松状态下完成了。
  下课铃响了,有些学生还不愿离去,他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老师,××题是我们四个人讨论出来的。”“我一个人设计了三个问题,还送了一个给同学。”……有成就感的还在自我陶醉,有失败感的却摩拳擦掌等待下次机会一比高低。
  第二天的第七节课又是他们班的,我还未进教室就听到学生在小声说:“快坐好,历史老师来了。”
  “老师好,还能像昨天那样上课吗?”“老师,看我们小纸片都准备好了”“行!”我说。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据历史课代表统计,共设计了30多道题(不包括重复题),交小纸片的个人及小组代表有15人,在这堂课上竟然产生了罗浩、张强、高远、毛艳、闵思雅等多位种子选手。学生还制订了一项制度:提出问题的学生有权指定任何一位同学回答(课堂上确实答不出的,允许带回家,下节课答复)。
  真没想到一丝念头竟带来这么好的效果,改变一种方法就创造了一片天地。真是另辟蹊径,渐入桃源。尽管学生设计出来的一些问题还很幼稚、不成熟,但是,那毕竟是他们思维的产物。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
  [反思]
  多数历史教师有这样的感觉:我们的教学走到今天越来越难,特别是普通高中,学生因为受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觉得纯理论性的知识太难太枯燥,不易接受;而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趣味性的故事又太没有吸引力,简直是小儿科,拒绝接受。尽管我们也在不断地改变教学法,摈弃了“满堂灌”的方法,改变“教师在台上眉飞色舞,学生在台下万分痛苦”的尴尬局面,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但似乎总跟不上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学生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了,甚至学生还在抱怨:“干吗要我们去适应教学?应该是教学来适应我们。”
  我以为无论怎么改,前提是教师心中要装着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倾注自己满腔的热情,架设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为学生营造活泼、进取、向上的环境,使之产生强有力的“磁场”,诱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我这堂课的特点就是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自觉的意识和能动作用下愉快地、积极地进行学习。这堂课的初衷是为了不让学生趴在桌上,而更新课堂教学方法,却出乎意料地抓住了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好胜心的特点,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发挥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地、富有个性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