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1期

“送课下乡”后遗症

作者:黄永君




  5月25日这一天,县教研员“送课下乡”到我校,正好安排上我的语文课,风风火火的准备工作是我跟着一块儿准备的——从实验室搬出投影仪,跟英语老师借录音机,从校长室抬出多媒体电脑。文字资料、声音、图像,能用的都用上了。课堂上,教研员郝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示范、详实的文字、图像资料介绍,多媒体课件做得更是让孩子们眼前一亮。郝老师夸奖同学们更是一绝,不断变换着各种赞美性词语表扬鼓励同学们。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听、说、读、写训练为主线,一气呵成,滴水不漏,连听课的老师和领导都被感染了,赢得大家一致啧啧赞叹。下课后,学生们还意犹未尽,围着郝老师问这问那,谈笑风生,气氛相当融洽,一副难舍难分的样子。我,班主任兼他们的语文老师,实话实说,当时觉着心里酸溜溜的。
  评课时全体语文教研组老师、学校领导都对郝老师这一课给予高度评价,表示今后一定要认真学习揣摩,从中学习精华,运用到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送课下乡”的一天在轰轰烈烈中过去了。第二天上完语文课,回到办公室,有同事见我神色凝重,关心地问我怎么了?我惨然一笑:“孩子们得了‘送课下乡’后遗症。”另一位数学老师深有同感,昨天他跟我情况一样,另外一名教研员到他班上上了课。之所以说孩子们得了“病”,是因为第二天上课时,原本有秩序的课堂出现了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我能明显感受到同学们是在拿我的课和郝老师的课作比较,某些性格泼辣的女生甚至流露出鄙夷的神色。任教以来,我还没有碰到过这么严重的信任危机。
  课间,我和办公室的同事们一起分析,教研员那一套本领我们是否可以都拿来一用?声情并茂的朗读,郝老师的音质、音色不亚于一个播音员的水平,我恐怕练半年也达不到那种效果;每堂课用投影仪、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可能吗?现实吗?我每天进课堂平均两节课多一点儿,能做到自己的每堂课新颖、有趣,保持一种新鲜感吗?想来一个学期作这么几节课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大约连续两周的时间,我的语文课都是在“送课下乡”后遗症的灰色调中度过的,就当时而言,尽管我做了许多思考,还真找不到很好的解决办法。我试图将郝老师的一些优秀因素融入到课堂,但我明显感觉到学生们不买账,那堂课给他们的印象太深、太好了,对此我束手无策。说句不豁达的话,那堂课产生的效果让我嫉妒,大伙开玩笑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这天早读,我早早地到了。按惯例,我班每次语文早读开展“五分钟讲故事”这么一个小环节,学生们轮流准备,一次一位。吴思颖讲的故事是:“一位女学生和自己的母亲因为生活琐事吵架后,一气之下,独自到街上溜达,一个上午过去了,她感到饿了,一摸兜没有带钱,又不好意思回去,于是她请求摆摊卖拉面的大娘给她一碗面吃,这位大娘很善良,就答应了。小姑娘坐下来吃完,对大娘说:‘大娘您真好,比我妈对我还好。’大娘摸着她的头对她说:‘傻闺女,我才给你一碗面吃,就说我好,比你妈还亲。你妈养你这么大,她给你做过多少碗面吃,在你身上操过多少心。是自己跑出来的吧?吃完赶紧回家吧,你妈找你说不定有多着急呢。’小姑娘在回家的路上果然看到自己的母亲不停地在马路上张望,小姑娘扑上去,喊了一声‘妈’……”
  故事讲得很感人,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这个故事我也觉得很有味道,于是临时决定把第一节语文课改成班会课,下午的班会课上语文课,就这个小故事请同学们谈自己的感想。
  “同学们,早读时吴思颖同学搜集的小故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讲得也很感人。这个故事让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感激父母,孝敬双亲,这是人类一种朴素圣洁的思想感情。平常生活中我们在感恩时确实有一些误区,这就是对倾注全部心血养育、培育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而对一些小恩小惠却念念不忘。中国人讲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固然没错,但我们更应该分清哪些是大恩大德,哪些属于小恩小惠,要分出轻重缓急,在现实生活中能不能做到珍惜现在,面对现实,面向未来,感恩父母、亲戚、老师、朋友等等。下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听了这个小故事的感受,给大家留五分钟的时间列个发言提纲,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
  “老师,今天早晨来学校我还跟我妈顶过嘴,我妈让我多穿一条裤子,我硬是不穿,还出言不逊,在路上我确实感到有点儿冷,想想妈妈的话,我没有听,我感到很内疚,我决心以后一定好好孝敬父母,学会感恩。”
  “星期日我跟爸爸一块儿去地里摘豆角,然后用自行车驮到市场上去卖,一袋豆角才卖了二十多块钱,我体会到我们平时花钱应该节省着花,大人们挣钱很不容易。”
  “老师,我想说我很对不起您。”
  “为什么?”
  “老师作为我们的班主任,每天很辛苦,除了关心我们的学习以外,还关心我们的生活,每天中午自己睡不上觉,管理我们让我们午休,而这几天我一直不好好上课,还交头接耳说话。尤其让您也许感到尴尬的是我去问您郝老师的地址,我给她写了两封信,她没有回,而对于您,教了我们将近两年的班主任,却没写过一封信,我感到很惭愧。”
  一直在听同学们发言的我,也想说几句了。
  “同学们,这些天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同学们喜爱上我的语文课,我也在试图改变自己,但我做的很勉强。我承认我在教学技能的某些方面,确实不如郝老师,不得不承认,郝老师的一些个人素质是独特的有个性的,别人一时半会儿很难学到精髓。但我想作为老师,我爱你们的优点包括缺点,你们每个人都是鲜活的有个性的独立个体,我尊重你们,信任你们,爱你们!作为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有爱在心头,我想这就是恩德。”说到这里,我几乎哽咽了。
  后来的语文课,孩子们彻底摆脱了“送课下乡”后遗症的困扰,我与他们相互适应,重新磨合,共同提高。
  关于应付“送课下乡”后遗症,至今想来,如果没有吴思颖讲那个小故事穿针引线,上了一堂难忘的交心班会课,真不知我们还会在灰色调中呆多久,我想这只是个偶然的解决办法而已。
  如今,各学校上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名目繁多,借学生上课绝不在少数,上时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一旦上完给学生留下后遗症,就会使原任课教师承受许多烦恼。有没有普遍适用更有效的方法,希望亲爱的读者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