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0期

感谢安徒生

作者:孙 娟




  我是在皖北的一个小山村里长大的。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在一位同学的手中看到一本《安徒生童话》,那本书让我着了迷。星期天,我躲在自家屋后的羊圈里,从上午一直读到傍晚,害得母亲到处寻我。
  这是我第一次读一本完整的书,尽管有些字不认识,可我还是被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小美人鱼那么美丽善良,为了表达对王子的爱,她承受了那么多痛苦,甚至牺牲自己,这种爱的伟大与崇高让我落泪;可爱善良的拇指姑娘因有一颗对别人的关爱之心,使她更显得美丽动人,而她自身拥有的美丽又使我爱慕不己;愚昧可怜的国王仅仅因为虚荣,竟光着身子在大街上招摇,实在令我忍俊不禁……那本童话书,好像一扇窗子,让我平淡无奇的日子顿时明亮起来;又像一阵清风,吹醒了懵懂无知的我。
  童话故事中精彩曲折的情节令我难忘,那些弱小的主人公对命运的抗争、对现实的不满足,更是给我小小的心灵以持久的震撼,这让年幼的我在那时就对外面的世界有了一种不可抑制的渴望与向往,并因此暗暗立下志愿,好好学习,跳出农门。现在想,正是《安徒生童话》使我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给予我动力,使我把自己的人生之舟划向更辽阔的海洋。
  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无比炫耀地跟许多小伙伴说我读了一本好看的书,并给他们讲了书中的一些故事。而同时打动我的还有我自己,我知道我可以读很长的故事、很厚的书了,比其他同龄的孩子在这方面超出了不少。从此,我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的年龄,因为《安徒生童话》,我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并因此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读、思、讲),提高了阅读的审美情趣。这种阅读不仅使我学习语文感到轻松愉快,同时也促使我学好其他各门学科,最终成了一只飞出山窝窝的金凤凰。
  清代张心斋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把三种不同的读书境界,比喻得非常有情趣。隙中窥月,充满了好奇心,迫切希望领略月下世界的整体印象,一如我儿时读《安徒生童话》时的心情。做了老师以后,我常给学生讲我读书的经历,并把我读过的《安徒生童话》重点推荐给他们,因为我知道,没有童话伴随的童年,是没有色彩的童年;没有童话滋养的童年,是贫血的童年。年少时阅读,可以为我们的精神成长打底。那些童话都会化作血液在我们体内流淌,也许感觉不到它,但它的的确确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我们的兴趣爱好,陶冶我们的性情气质,影响我们的审美品格,最终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在人生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一篇文章、一本书,在特定的时候可能极大地激发我们的共鸣,或者荡涤了我们的情感,或者重塑了我们看问题的眼光。对于遥远的国度丹麦,我一直存有某种好感,因为他留下的《安徒生童话》,年少的我从中不仅感受到了幸福、快乐与美好,而且还获得了追求这种幸福、快乐与美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