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0期

“神童教育”的缺陷在哪里? 

作者:姜泓冰




  宁铂出家,全国第一个少年班的毕业生多数已不再从事科研工作……有关中国科技大学1978级少年班的报道或许已经算不上新闻。这个自诞生始就被置于放大镜下打量的班级,今年从他们分别26年后首次举办的班级聚会上,并未提供更多新信息。关注他们,只是由于又听到了一些关于“神童”、“天才教育”失败的新闻。
  这个暑假,我们听到的是一个14岁高分上大学、入学后却成绩每况愈下直至被责令退学的“神童”王思涵的故事。
  从高考到暑假,也是一个个“天才学生”、“高考状元”的成长经历、学习经验被集中报道和热炒的时期,而各个学校争招尖子生,一些超常班、天才班的选苗,也在这样的日子里展开,并在聪明孩子乃至于家长们中间搅动起心理的波澜。
  从宁铂到王思涵,一个个或出现心理问题或泯然于众的“神童”成长道路,带来了对于“天才教育”模式的质疑。在一些地方,天才班已悄悄停办;继续招生的也在低调进行。一个家有“神童”的朋友,这个暑假面对知名学校超常班的入围通知时,犹豫已远大于兴奋:“孩子将来不满14岁就上大学,没有分享成长经验的同龄朋友,这种损失是否值得?”
  不拿孩子的特长与天才作为炫耀的资本,不拿孩子进了“快车道”作为成功标志而显示优越,更多看重孩子的健康人格,看重日常生活经验和幸福感受,这样理性的态度也许正是对“少年班”、“哈佛女孩”等案例的一次次打量之后才有的收获。
  事实上,眼下我们的超常青少年教育所需要的,并非偃旗息鼓,反而应该逐步健全。在极少数集中学习的少年班,和与普通学生混同的王思涵之间,我们还需要更多样、更周全的教育途径———既满足他们超常规的学习能力,又使他们不脱离普通孩子的成长环境,在智力、心理和体力上都能保持健康。
  宁铂们的悲剧,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只视“天才教育”为智力开发而非对于一个特殊人才的完善培养。这样的立足点,其实是当代教育的一种普遍观念。“神童”们只是因为受到更多关注与期待,而以更极端、更戏剧化的形式暴露出了教育理念的缺陷罢了。
  当宁铂一次次要求离开中科大、不去钻研自己并无兴趣的物理学时,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尊重他的个性和选择?一个少年班的孩子成长为普通的大学教师时,为什么我们会视之为“失败”?一个从小显示出读书天分的孩子,是否就可以获得免做家务、饭来张口、一切听凭家长包办安排的“优待”?一个不具备自理能力、平衡心态和坚强意志的青少年,如何能够面对复杂的社会?
  一时的吃苦夏令营,改变不了日常教育中积久的流弊。我们需要的是从根本上珍视生命,尊重个性,不以一时成败论人,不以急功近利的心理制造所谓状元与“成名趁早”的典型。能从根源上剖析从宁铂到王思涵等事例,会让更多青少年获益,其意义恐怕远不限于天才教育。
  
  (摘自2005年7月26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