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9期

李吉林:勇攀教育“珠峰”

作者:冯卫东




  2002年冬,“国际建构主义与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华东师大举行。一位来自江苏的小学教师作为主要嘉宾走上讲坛。她说:“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为广大教师拓展了一个一展宏图的广阔空间,我则开始了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说来也巧,因为信息闭塞,我还不知道地球那一边,也开始了情境认知的研究。东西方教育同步,似乎是偶然巧合,却表明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会“心有灵犀一点通”,有相似甚至相同的发现、发展……”
  她的报告用了1个小时,来自十多个国家的代表频频颔首,结束时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与会者绝大多数是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中小学教师寥寥无几,作长篇演讲的更是惟有她一人。她为中国教育和教育科学事业赢得了尊重,赢得了荣光。她就是南通师范二附小的李吉林老师,中国情境教育的创始人。她报告的题目是《情境教育:促进“儿童—知识—社会”的完美建构》。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说,她“从20多年前就在代表当代、当代教育来解决一百年来没有解决好的教育难题,在不断地回应世界”;“为我们在世界教育尖峰论坛上,争取了足以自豪的话语权”。
  
  “天亮就出发”
  
  简要地说,情境教学是让儿童置身于某种生活实境或者仿此而创设的环境中,辅以情感熏陶,使之较好地开展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李吉林探索情境教学是从1978年开始的。那时,“文革”刚刚结束,百废待兴,教育界深受唯知主义意识或主知主义思潮的影响。李吉林却认识到,小学特别是学龄初期的儿童大脑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应该很好地开发其智力,发展其思维。为此,她申请从高年级“转岗”到低年级,要从低年级识字教学开始她的实验。那一年,她撰写了《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怎样发展儿童的智力》一文,这也是国内基础教育领域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第一篇论文。该文在省教育学会成立大会上宣读,引起热烈反响。
  不久,她有机会接触外语情景教学方面的资料,结合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境说”,她着手把知识教学和智力开发“嵌入”到一种精选的或者优化的“情境”中。为此,她常常不辞劳苦,在周围世界“寻寻觅觅”。有一次,她选定日出观察点,次日晨曦初露,就踏车而至。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壮观景象使她为之深深陶醉。她要带孩子们到这里来,到她心爱的城市无数个景点,让大自然、让生活中每一个感人的“情境”叩开他们的心扉,点燃求知的火种……
  著名教育理论专家雷实说:“在人们开始搞认知时,李老师已经着手进行智力研发;而在大家搞智力时,她又以满腔热忱投入情感教育。”李吉林的确是一位先行者,她的初期实验成果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和肯定。198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为她所在班的学生出版了《小学生观察日记选》,《人民日报》副刊也选登三篇学生作文,并加了编者按。该报还在头版“实干家”专栏发表了长篇通讯《用心血催开智慧花朵的李吉林》。
  这使得李吉林平添了无限信心和力量。为了满足儿童对阅读的渴求,她自编补充教材,自刻钢板,自制读本,学生由此读到大量课外好作品……1983年,学生五年级毕业,统考成绩大大优于其他各校六年级毕业生,80%进入重点中学。为了进一步检验实验效果,市教育局进行专门测试,试卷题型新,难度又超纲,但该班学生全部合格,达优者过半,从而以铁的事实证明,情境教学是一种先进的、高效的教学方法。“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李吉林在中国教育饱受困扰、需要并且急于寻找出路时,以自己的大爱、大智、大仁、大勇率先趟出一条充满艰辛但注定走向光明的大道,她看到了地平线上那一抹熹微的晨光……
  
  “教育者应该是思考者”
  
  李吉林说:“教育者应该是思考者。”
  思考者首先是一个学习者。只有中师学历的她“在小学里读大学”。几十年来,几乎不曾有一天离开过书本,广泛涉猎多个学科、多种信息,永远保持着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好奇和敏锐。她还先后多次零距离地向刘佛年、杜殿坤等国内顶尖专家请教,得到过他们耳提面命的教诲和指点。
   思考者更是一个探索者。80年代中后期,情境教学业已硕果累累,蜚声全国。好心人劝她“见好就收”,但她认识到,它不仅可以运用于语文学科,还可以在其他各学科推广。1990年,她向上申报了《情境教育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实验与研究》,不久被国家教委列为重点课题。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虽只一字之差,却使她的教育乃至人生境界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也使她所在群体进一步集结和凝聚起来。她和同事们一起,从多个方面立体构建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使二附小真正地“活”起来,也“火”起来。1996年,国家教委柳斌副主任率领20多位著名专家来到二附小,举行全国“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学术研讨会。柳斌同志说:“应当高度评价情境教育,并祝愿它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也就在这次会议上,她首次提出“情境课程”理念,此后,对情境课程资源进行多元开发,又一次处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领跑者”的位置。
  思考者还是一个“传播者”。用文字表述和传播思想是李吉林逐渐养成而后“欲罢不能”的一种“习惯”。八九十年代,条件比较差。夏天,屋里闷热难当,她于小院阴凉处,坐在一张小凳上,就着一把椅子,埋头写作;冬天,寒风乘隙而入,她在一堆棉絮里放上一个“汤婆”,暖流从脚底升起,她伏案疾书……她无数次谢绝外界考察邀请以及组织安排的疗养,在字里行间进行着另一种耕耘和收获。1986年,她出版了《情境教学的实验与研究》,此后一发而不可收,仅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教育》《教育研究》等国内最重要报刊就发表40余篇论文,另外出版8部专著。去年,40多万字的新著《情境教育的诗篇》付梓,赢得读者如潮好评。这些成果先后十次获全国一等奖,其中有两次是在教育部共两届的全国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取得的,获奖次数之多,规格之高,堪称国内第一人。她还先后去河南、山东、陕西等地讲学、上示范课,在相对贫瘠的教育土地上热情地播撒着情境教育的种子。
  李吉林是一个永远的思者、行者。她的每一点思考,每一步行走,必定有不仅属于她个人的意义和价值!
  
  “办好学校需要一支队伍”
  
  李吉林未曾在学校任过一官半职,永葆着一名普通教师的本色。但她也有不普通的一面:近20年来,她以自己的经验、智慧、学识和人格魅力,为工作于斯、成长于斯的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俊彦。
  施建平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走上讲台之初,他想改行,李老师为他“现身说法”,使他定下心来。后来,他参加全国大赛,李老师悉心指导,析教材,说教法,改教案,还带他到外地试教,磨练他的胆气和应变能力,最后陪他来到比赛城市,一路上又关怀备至……李吉林认为,传承是一份责任。是的,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年近古稀的她依然战斗在一线。她常说“新的高度在前面”,为此她不断攀登——其实,她的攀登也是一种“传承”,她在这薪火相传的事业中,超越着有限的人生,延续着一代名师壮丽的教育生命!
  毫无疑问,李吉林是站在中国当代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双峰”的人物之一,也可以说,她创造了个人的乃至中国当代教师的许多“第一”:她是首批特级教师,曾当选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主席团成员),荣获首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1998年,作为全国科教战线30位杰出代表之一,在北戴河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代表全国小学教师发言。《中国教育报》先后三次用整版介绍她的事迹和成果,《人民教育》先后两次以她作“封面人物”。这些都是一名普通教师所能获得的最大承认、最好评价和最高奖赏。李吉林还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是其中惟一的中小学一线教师)、全国教育规划专家组成员、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8848.13米,这是珠穆朗玛峰的高度。那么,教育的“珠峰”高几许?其实,教育是没有止境、没有“珠峰”的,如果有,它就是一批教育家和无数敬业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用他们的精神、事业、成就和生命构成的高度。李吉林勇攀教育“珠峰”,或许有人会问,她图的是什么?难道是世俗社会所谓的“功利”?我无法回答,但依我对李吉林的了解和理解,我愿用意大利登山家麦什拉尔的话为本文作结:“登山只是我每天做的事情,如果我登上山顶,我会像一位爬上自家屋顶晒玉米的农妇那样,轻轻挥舞她的手绢……”
  
  (作者地址:江苏南通市教科所 邮编: 2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