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9期
善待教师是社会之福
作者:苏 军
年仅27岁的青年教师徐宏杰,不幸倒在自己热爱的教学岗位上。这几天,无论是曾与他朝夕相处的同事,还是曾得到他教诲的学生,还是从媒体上认识他的读者,都对他的过早离去扼腕叹惜。
凶险的病魔,就在人还没有正视,或因某种原因得不到正视的情形下得逞,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极大关注。我们无法从主观上改变一个人的身体机能,但能从客观上创造一个让疾病治愈(或延缓)的几率。
因此,面对这种不幸,有必要对教师进行重新认识,更应当大声疾呼善待教师。少一点徐宏杰那样的悲剧,多一点健康生活的理念,即把对教师的尊重化为平时的关怀,从舆论上将尊师重教转为对教师身心保护措施的到位。
这里且不说每次体检有多少教师查出疾病,也不说究竟有多少教师患有心理隐疾,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教师的整体身心素质正在慢慢下滑;教师的工作量越来越重,背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而另一个“膨胀”的现实是: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行为指标越来越具体。一句话,今天的教师不好当。
而更让人伤感的是,一些人对教师的认识并不完整,对他们的工作少有理解和宽容,甚至以偏概全误解了教师。
如,“教师工作轻松”论。在一些人看来,教师吃的是“开口饭”,只要能说就行了。其实,这是极大的误会。教师的崇高职业,并没有高高在上的悠闲,相反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强大压力。就拿高三、初三来说,学生当是“黑色的日子”,教师则要在“黑色的日子”给学生以光明,不仅不能畏惧“黑色”,而且要通过劳动变“黑色”为“亮色”。因此这部分教师所承受的负荷非常人能够想象。徐宏杰多年教高三数学,这种压力可想而知。教师,是一个光荣而又压力重重的职业,有时候压力往往超过光荣;又是一个责任大于付出的职业,每每提心吊胆,生怕有所闪失;更是一个高消耗不及高附加值需求的职业,教师的过度操劳永远难以满足家长对教师工作高附加值的欲望。这种情况下,教师何来轻松?
再如,“教师寒暑假舒服”论。在不少人眼里,教师的寒暑假等于休息,这又是不了解教育规律和实际情况所致。寒暑假,是教育环节的必须阶段,对学生来说是休息,对教师来说是调整。由于教师工作是脑力劳动,这种劳动的性质需要教师永远为工作所累,许多教师即使不在讲台上,但头脑中还在考虑与教育相关的事情,这种消耗不为人所知。再说,家访、备课这些费神费力的事,还得要做。近年来,课改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不少寒暑假简直成了“培训假期”。说句公道话,教师假期中休整的成分越来越少了。
还有,“一种脚本唱天下”论。教师所任教学科周而复始的特点,使得一些人以为教师上讲台,一种脚本可以永远支撑下去,似乎只要备一次课,就能永远上好课。其实,教师是一个创造性的职业,教学对象是流动的,即使每堂课内容一样,出现的教学情景也是不会一样的,“一种脚本唱天下”的局面基本不存在。由于学生接受知识渠道的增多,网络的普及,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况且,课程改革,教材变化,也使得教师“一种脚本唱天下”几乎不可能。
显然,今天的教师不是我们原来想象的那般简单,今天的教师工作不是我们原来想象的那般单一,教师正在成为太阳底下最伟大的职业,同时也变成众目睽睽之下最难胜任的职业。因此——
应当给教师“喘息的时空”。教师的付出,不仅是体力上,更是脑力、心力上的,这种消耗在很多时候无法量化。他们受到来自学生成才、家长期望和社会要求的外来压力,也受到自身完善和追求的内在压力。这种“双重压力”要有释放的时空。因此,在提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重视减轻教师过重的职业负担;在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提倡“以教师发展为上”的观念;在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奉献的同时,也应当切实关心他们职业之外的生活。
应当给教师“快乐的生活”。教师的职业,具有高风险和高智力的特点,职业与生活界限模糊,有许多教师往往在下班后仍然以不同的方式继续着学校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提倡“快乐生活”的理念。教师是人,不是神,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拥有“快乐的生活”,对保证教师用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和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之提供健康的原动力。
应当给教师“特别的待遇”。教师对人的影响,有时候是一生的。他们的高强度劳动、高风险操劳、高负荷付出,理应得到社会的高度尊重和相应的待遇。据了解,上海有的区近年来对教师的健康十分重视,投入几十万元,对40岁以上的中青年教师进行体检,并设立了一些大病基金,这是可贵的。现在看来,这种待遇也有必要向年轻教师延伸。
一句话,给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实际保护,给教师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援手,这是社会之福,不仅在教师节,更在平时。因为,保护教师,就是保护我们自身,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就是开创我们的幸福。
(摘自2005年6月16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