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6期

错别字趣闻

作者:常简勋




  我国文字之多,可谓世界之最。《康熙字典》有约47000字,《汉语大词典》有6000多字,《新华字典》也有约1300多、字。一个大学文科毕业生也难免不写错、读错汉字。但常用的四五千汉字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学好,否则会闹出笑话来。
  某单位采购员到商店买一把斧头,他要营业员开一张发票,回去报销时,会计一看,吃了一惊,开玩笑地问:“你怎么把你爹的头买来了?”采购员满脸疑惑,忙拿起发票一看,嘿!“斧头”两字写成了“爹头”。他气冲冲地找那位营业员,发了一通火,对方自知理亏,赔了不是,又重开了一张发票,结果一看更使采购员发火:“你怎么把‘爹头’换成了‘爷头’?”
  陕西渭南农村一位姑娘到西安某厂打工,几个月后给父母写信说:“刚来时我肚子很小,这几个月经一位在一起打工的哥哥热情帮助下,肚子才渐渐地大了,一切很好,请父母放心……”因为她把胆字都写成了肚字,父亲匆忙赶到西安一看,肚子还是原样大,才放心回了家。
  某农村一小学生按老师布置要写一篇日记,他写道:“今天早上,我高高兴兴来到学校,刚到校门口,见一头老牛在门外拉了一堆牛屎,足足有脸盆大,让我大吃一斤。”原来他把“惊”字写成了“斤”字。老师批改时幽默地在日记下边写道:“海量!海量!”
  写错别字轻者仅仅令人发笑,重者还会酿成严重后果。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全国盛行赠送大挂历。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企业为赠送客户,特派人请香港印刷厂为之印制,运回后一看,“乌”字都印成了“鸟”字。一查,因原稿上多写了一笔,造成经济损失达数十万元。
  更有甚者,多写了一撇导致战争失败呢。1930年5月初,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在中原大战。冯、阎为了联合反蒋,双方商定军队在河南省黄河北岸的沁阳县会师,以集中兵力一举歼灭驻守的蒋军,但冯的一作战参谋在拟定作战命令时误把“沁阳”写成了“泌阳”,碰巧河南省黄河南岸有个泌阳县,与沁阳只差一撇,两地却相距300公里。这样一来,冯军误入泌阳,贻误了战机,让蒋军获得了主动权。在近半年的中原大战中,最终导致了冯、阎联军的失败,进而影响了当时整个中国的政治形势。
  念错字有时也令人尴尬。“文革”期间,时任某大报总编辑要职的某君常念白字。一次宴会上,他与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同桌,见到名单时,他便大声向夏先生打招呼称“夏鼎同志”,令夏先生啼笑皆非,回家后作了一首打油诗调侃:“夏鼎同志你可好?夏鼐听了吓一跳。偷我头上一个乃,还来同我打交道。”
  早几年,南京某报登载中科院学部委员名单时,将朱夏先生印成了“失夏”。朱委员见后哭笑不得,遂也作一首打油诗:“铮铮铁骨何曾断?小小头颅尚喜留。从此金陵无酷暑,送春归去便迎秋。”
  由此看来,学习汉语文字从小就得十分认真,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打好基础,长大后才不会闹出笑话,更不致于酿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