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5期

呼唤风格

作者:吴 非




  风格——语文教学的灵魂
  
  风格即人。
  教育者首先必须是善于思考的人。教师只有成为思想者,才具备教育者的素质;教师具有怀疑与批判精神,才能胜任语文教育。没有思考精神的教育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风格。教师的课没有特色,没有吸引学生的魅力,也就如作家没有风格一样——所不同的是你可以不读这位作家的大作,但是学生不能不在课堂接受文化教育,而且他还没有选择教师的权利!
  大家都在关注新的《课程标准》,课标是课程的标准,并不是具体教学法的标准;新课标出来了,新教材出来了,教学法难道可以一成不变?我们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然而对待教师,似乎很少有人重视这一问题。
  胡适与鲁迅是同时代人,他们的性格与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教育风格也不同。胡适热情,好为人师,循循善诱,他总是教育青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鲁迅冷峻,善于引导青年去发现问题,让青年自己寻找出路。而毫无疑问,他们不同的风格都影响了一大批后来有成就的学生。
  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当体现个人风格,一如写文章,或质朴无华,或清丽温婉,或机敏厚重……总能让读者有个印象。
  对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并发展自己的个性,已经形成共识。可是作为教师有没有自信与自立意识呢?有没有建立自己教学风格的愿望呢?多年来,语文教师屈从于世俗的评价,忧谗畏讥,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教学上也搞“无一句无来处”,言必称宗师、权威,自己在学生面前都站不直,又怎么能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发展个性?
  我认为,教师在从教一个时期后,应当从教学个性角度将自己的工作总结一下,这样的总结,能够感知自己的实际位置,启迪自己向更高层次攀登。众所周知,“师”与“匠”不属同一层面,匠的技巧再高,难有创见;师则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善于创造。所谓技巧,卑之无甚高论,得之于教训,积累为经验;但是“思想”能使一位教师站起来!我认为,意识到不足,才能有追求。不想成为师的匠可能连“好匠”也成不了。
  我参加交流,喜欢观察教师的教学风格。
  我在观察中思考。我也从不同的教学风格中吸收对我有用的东西。
  风格延续着教师的教学生命,因为它有可能长久地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我常对同行说这样的话:如果你能通过课堂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语文学科,你就是成功者。没有风格的教师一如泥胎木偶,他的语文课就如破庙庸僧在谈禅。
  风格受观念的影响,风格也体现着教学的原则。只要有自由的精神,有进取的决心,建立和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并非是多难的事。
  
  风格的丧失
  ——老调子还没弹完
  
  在中学课堂,已经很难见到多彩的风格了。初中3年或高中3年,语文课很可能一直由一位教师承担,学生不大可能接触不同风格的教师,因此也很难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比较评价。而且一年年下来,由于陈旧观念的影响,由于各种评比的束缚,也由于教师的惰性,教学个性得不到张扬,于是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个教师群体中,大家逐渐越来越像一个人,最终统一在一种模式的令旗下。
  于是,成千上万的中学语文教师面对收入不同风格的作家作品的教科书,却永远用一种方法去教。不久前听一位资深教师的课,竟用整节课带着学生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不厌其烦。可是这位教师始终很自信。在他的业务档案中,有“上课中规中矩、有板有眼”之类的评价。听这节课,才知道“规矩”与“板眼”还很有市场。
  学生的学习观念也早就被扭曲。在陈旧的教学模式下生存多年,一些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是有抵触的。有些学生的学习观念,甚至比教师还落后。如:有的学生已经习惯“喂饭”,你不给他端到面前,他就不动嘴。北大有位博士抱怨导师一学期不给他讲课,只让他看书,问他:“你想听课吗?”他说:“我习惯听课,教师不讲让我问,这算什么教师?”
  
  ——评价体现出观念的陈旧
  
  旧时代的语文教学,没有“评课”、“赛课”这样的事,连教师的教案也属于个人资料,别人无权看的。而今“评课”、“赛课”不胜枚举,有的学校还要查教师的教案。但是语文教学质量不如过去,教师缺乏教学个性,我认为主要是评价者的强势和陈旧的评价观念造成的。
  现今常把一些有教学个性的教师视为另类而不予包容,在任用教师时,也常常以清规戒律考查:教学过程须五脏俱全,作业批改要一丝不苟……特别表现在评课问题上,信口开河,优良中差,一节课就下定论,根本不管学生是否接受,也不给教师任何申辩的机会,而其依据的往往不过是评委的私见与习惯。
  一节公开课,听者云集,每一个听课者都有自己的理解,谁的意见正确?有些青年教师,刚进学校门时,还有点自己的主张,还敢在课上说说自己的见解,三五年下来,“老实”多了,这究竟是可喜的进步呢,还是可悲的“老到”?我们缺乏一个宽容的环境,自然就缺少风格。一些教师之所以能保持教学个性,建立自己的风格,与他们所处的宽松环境有关。同行的包容,学生的支持,行政部门的理解等等,使锥处囊中得以颖脱。
  
  ——没有风格就不会有地位
  
  10多年前,我曾对一些高师毕业生不愿到中学任教的情况做过调查,有几位成绩优秀的毕业生说:“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是一种重复劳动,缺乏创造性,所起的基本上是传播作用。”这个回答一直让我不理解,但是也感到无奈。我一直以此为警惕。如果一位教师没有精神追求,即使他奉献一生,烛灭丝尽,其作用也有限。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位有高度自立意识的思想者,也应当是一位创新者。
  现在,我们还常常听到关于教师地位的哀叹,语文教师也会叹息学科地位不高。如果我们不带偏见不带情绪地分析形势,不难发现,问题还在于教师自身。首先是思想的束缚,有不少教师是“跪着教语文”的,他们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总把自己当作是语文教学诸环节中的“一颗螺丝钉”。我也见到一些很勤奋的青年教师,热衷于参加各种“赛课”,热衷于评奖,对各种称号过于感兴趣。由于这样的“参与”多多少少有功利的成分,依附性强,也就很难体现独立思考的精神,也就不大可能有个性的健康发展,也就很难指望他能高翔远行。
  其次是缺乏学习精神。时下许多教师终年不读一本书。在一些基层学校发现,教师说不出中学语文核心期刊的名称,说不出著名出版社的社名,除了习题集练习册,有的教师多年不买一本书。和这些教师交流非常困难,他只想从你这儿得到有关指导考试的秘诀,除此之外,对你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法没有任何兴趣。面对这样的群体讲教学个性和风格,实在是有点“不识相”了。现实是严酷的,对相当一部分教师而言,讲建立风格,可能还是很遥远的事。
  对教师的教学,校方在教师有关职评及表彰的材料上写尽好话,但是就是说不出他的教学风格。说实在话,他的课往往也谈不上风格,因为他只会照本宣科,甚至没有教参无法上课,视教参为圣经。有学生评教师的课,说“听了三年的课,一点印象也没有”。也就是说,那是位没有教学个性的教师,他的存在价值是有限的。教师风格不存,个性不存,意味着教学生命的死亡。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也随着教育科研的发展,未来的5年到10年,语文教学可能会有革命性的变化。可以这样说,一个抱残守缺,没有自己风格的教师,在未来的年代将没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