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5期

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作者:肖 川




  任何人对于生活的目标、意义和价值,是不可能通过灌输而获得的,而只能通过对历史、对传统、对生命的领悟而发现。如果我们承认,“人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这一类人生意义的问题难以仅仅依靠理性、逻辑、概念与范畴而获得确解,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漠视学生的生活世界,漠视社会生活中和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在学生的现实遭遇中,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才真正蕴藏着宝贵的教育时机,才能够真正开掘出学生道德人格生成与确立的源头活水。
  由于我们谈论的生活是人的生活,因此它的含义就远远超出了生物学上“生存、活着”的意义,而有着深厚的文化旨趣与价值内涵。“在我们谈论儿童的生活时,应当分析一下什么叫生活。生活就是人的(也包括一切有机体的)生理的存在。这就是说,人在呼吸,他的心脏在跳动,消化器官在工作,感官在活动,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然,在任何一节课上,不管课是怎样上的,学生都在生活。但是,还应当从精神生活(人的思想、感情、愿望)的意义上来理解生活。精神生活可能是积极的、丰富的、多方面的,也可能是贫乏的、萎靡不振的、单调的。”在这里,赞科夫强调了精神生活在个体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即使是与精神生活相对的物质生活或是生理活动,如果没有精神关照、心灵关照,个体经验就无法生成。
  如果说,生活指的是生命的存在状态,那么,生活世界指的便是生活实有与应有的畛域。教育都是在人的生活世界之中行进的,都超不出生活世界的畛域,教育活动和人在教育中的生活都是属于生活世界的;生活世界是教育的根基,是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个体多种品质生成的奥妙蕴藏的处所。
  教育为什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呢?合作教育学的代表深知:“儿童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远远地丢在校门之外,怀着纯而又纯的学习愿望来到学校。”关心儿童,不能只关心他们的学习如何,他们的智力发展如何,还应当关心他们的整个精神世界的活动,关心他们的全部生活。这一点,M·谢季宁说得明白:“我们不是在学科上下功夫,而是在整体的人身上下功夫。”
  其次,事实上,一个人只有经历过种种情绪上的体验,包括遭到挫折和感情的创伤,才能对别人的疾苦有移情的体验。道德发展不仅需要认知发展,而且还需要社会性的刺激。这种社会性的刺激来源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源于学生生活世界中的价值冲突。科尔伯格把接受社会性刺激的机会称为“角色承担机会”。角色承担(role—taking)指个体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意识到他人的思想、情感,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从而获得多种情绪体验、多种角色的体验。
  再次,人的精神世界的形成是通过某种说明关系的体系来实现的。“人的亲密感情、兴趣、动机的形成,则又是一种方式,不同于掌握某种知识、规则和技巧。譬如,可以对学生讲解某个算术规则或语法规则,让他们做相应的例题和习题,结果他们就会掌握这个规则。但是,假定以善良和同情为题进行谈话,然后布置相应的作业,指望用这种方法培养出善良和有同情心的人,那是不可能的。用这样的方法最容易培养伪君子和伪善的人。”由于脱离了学生丰富多采的生活,因而也就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生活者,而生活正是道德教育赖以发生的真实背景。
  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冲突和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在其成长发展中的作用才能进入教育者的视野,才可能去发掘其教育价值。学生道德人格的生成和确立的现实基础只能是其生活世界,舍此,任何教育都只是外在性的装饰。
  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逻辑地要求我们的教育对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冲突与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予以关照。在任何社会中,都不可能只有惟一的占主导地位的价值体系存在,这就使得冲突无法避免。但这种冲突并不完全是消极的。相反,它正是社会道德、个体道德生成、运动、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原动力。
  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道德之间的矛盾性、差异性和多层次性,是不同个体道德植根的土壤,同时又是整个社会道德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单一的价值观到价值多元化,这是社会进步的表征。伴随着价值多元的是价值冲突。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了价值冲突就失去了活力,就会走向封闭和死亡。我们要正确认识价值冲突的社会意义,科学地对待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价值冲突,通过对价值冲突的正视、理解与疏导,推动社会的进步。社会生活中以及学生所面临的价值冲突,是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重要的资源;因为价值冲突对于学生体认社会文化的多元,确立主体性的价值批判标准,实现对社会、他人以及自我的理解与认同,选择实现和提高自我价值的现实途径,都有重要的意义。一言以蔽之,价值冲突是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个体的主体性人格确立的内在动力。“我们必须抛弃一个唬人但错误的观念:不断增长的差异性会自动地带来社会紧张与冲突。事实恰恰相反。社会冲突不仅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范围内,它还是有益的。如果一百人都拼命地想要获得同一个发财机会,他们也许不得不为此争得不可开交。但是,如果这一百人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目标,那么他们之间就会进行交易和合作,进而形成共生关系,这对大家都更有益。只要有适当的社会安排,差异性会有助于形成一个安全和稳定的文明。”不难理解,差异性与多样性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而多样性正是我们进行选择的前提。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不同文明时代的基本文化精神在历史演进中都表现出某些方面不可替代的价值,又都展示出内在的某种缺陷和弊端,表现出价值观念上的巨大冲突。这一现象必然反映在我们的教育中,反映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英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1861—1943)说:“学校外的事情,比学校内的事情更重要,而且它支配和说明着学校内的事情。”对社会生活中价值冲突的正视是与开放的心态和宽容的精神相联系的,而对学生个体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的关注,即是与对个体成长的关注相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