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4期

@面面观

作者:雁 寒




  在外国,@有好几个读法。德国和南非人称之为“猴子的尾巴”,俄罗斯人称之为“小狗”,意大利人称为“蜗牛”,芬兰人则叫它“猫”或“咪咪”,土耳其人叫它“玫瑰”,都很形象。
  @最早的出现,据说是在1531年一位佛罗伦萨商人的信中,凡涉及葡萄酒容积都用@表示,后来@就成了“酒罐子”的代号,1@约含114加仑。
  @在英文中最早有两个意思:一是“在”,一是商品的“单价”。前一种意思的发音类似英文的at。1883年,@才被作为一个商业专用符号用在机械打字机的键盘上,在美国普遍用来表示商品的单价。
  1971年,就职于美国国防发展军用网络电脑公司的汤姆林松,为了能让用户方便在网络上收发电子邮件,奉命寻找一种电子信箱地址的表现格式。汤氏选择了在人名中绝不会出现的符号@,并取其在英文中的前一种含义,作为间隔符号,借以区分名字和地址。这样,第一个数字地址tomlinson@bbntenexa诞生了,电脑工程师汤姆林松也随之被公认为@用于E-MAIL(国人昵称“伊妹儿”的创始人)。这就是现在把@作为电子邮件符号的来历。
  应该再说几句的是,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新新人类,网络是他们最心仪的居所。但医疗专家早就呼吁,人长时间坐在固定的位置上,缺少活动,有可能会发生致命的深静脉血栓栓塞,被人们称之为@栓塞。
  (陈昌喜荐自2004年12月11日《团结报》)
  说来非常有趣,符号@的确切起源仍然是谜。翻看一下历史书,笔者发现@这一符号有可能起源于中世纪僧侣疲劳的双手。中世纪时印刷机尚未发明,要出版一本书,每一个单词的每一个字母都得用手工辛苦地刻写出来。从事这项长时间辛苦誊写刻画工作的是经院的僧侣们,他们开始寻找减少每一个常用字笔画数的方法。虽然“at”这一单词开始写起来很短,但它在文本和文件中频繁出现,也费工夫。中世纪的僧侣们就想到如果能进一步简化它,就可以写起来更容易。结果,僧侣们就在写字母a时连下去画了一个圈,这就省却了字母“t”的两个笔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