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4期
爱因斯坦的复杂人生
作者:○Brad Lemley
虽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已经辞世49年了,但拉尔夫·加德纳依然能在棋盘的对面看到这位伟大物理学家那双深邃的眼睛。
拉尔夫·加德纳是《纽约时报》前任主编,他说:“是爱因斯坦博士教会我下象棋的。”1934年的时候,他11岁,已经跟祖父母学会了说德语。当时,有个朋友邀请他到曼哈顿参加一个为爱因斯坦举行的茶会。“一开始,他问我会不会演奏某种乐器,”加德纳说,“我告诉他我什么乐器都不会。于是,他又问我是否会下象棋。我还是说不会,我感到很不安,怕他以为我是个一无是处的笨蛋。没想到他说他来教我下象棋,并且真的教了我一段时间。”这之后,爱因斯坦连续好几个星期六都来参加茶会,并在上茶点前教他的新学生下棋。加德纳后来才知道,爱因斯坦每周来这里参加茶会,是因为他正在安排一些犹太大学教授离开德国。当时的爱因斯坦是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的教授。
吉勒特·格里芬是普林斯顿美术馆馆长,今年76岁,已经在美术馆工作了50年。爱因斯坦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印象。1954年,格里芬和朋友一起到爱因斯坦家拜访。吃过饭后,他好奇地发现,爱因斯坦拿出一个塑料玩具鸟摆弄起来,鸟的两只脚是两个吸盘,他给鸟上满发条后把它吸到了镜子上。格里芬回忆道:“那只鸟顺着镜子爬了上去,然后又掉回到他的手中。他问我是否喜欢这个玩具,我说喜欢。”结果,爱因斯坦的继女和秘书第二天就给格里芬打来了电话:“教授说你什么时候想来就来,你是他们家的一员。”
在描述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的时候,“教师”和“玩具迷”是用得最多的两个词。在这个长着大脑门儿、蓬乱白头发,有时还会发出怪笑的人身上,差不多所有用来描述人的词都曾经被使用过:天才、圣人、反战斗士、人道主义者、洒脱的父亲、逗乐高手、诗人、梦想家、音乐家、世界救星、炸弹之父、忠实朋友、调情浪子甚至骗子。
有个广为流传的说法,说儿时的爱因斯坦反应迟钝,甚至说他的智力有问题。但对他早年生活的更全面研究——如丹尼斯·布莱恩在1996年出版的《爱因斯坦传》中提出的观点——却对这一传说提出了质疑。爱因斯坦小时候数学相当出色,10岁时就能和一个叫马克斯·塔尔梅的波兰医学生平等地讨论数学问题。
流传的说法也并非都是无稽之谈。据说,在慕尼黑的鲁伊特波尔德中学上学时,爱因斯坦的希腊语功课太差,老师对他很是看不上,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他永远不会有什么作为。
不过,在爱因斯坦性格的成熟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爱因斯坦浑身洋溢着火一样的热情。“他是个激情洋溢的年轻人,”传记作家布莱恩说,“有一次,他正背着小提琴在街上走,突然听到路边的屋子里有人在弹钢琴。于是他便一头闯了进去,当他循着琴声跑到楼上时,弹琴的妇女被他吓得目瞪口呆,可他却毫不理会地说:‘接着弹,接着弹。’还边说边拿出琴来给她伴奏。他有一种异常自然的天性。”
在爱因斯坦将近20岁的时候,这个多情的年轻人发现,自己受到了来自高能物理学领域之外的其他诱惑。大约在1898年,爱因斯坦爱上了他在瑞士苏黎士理工学院的同学——塞尔维亚姑娘米列娃·马里奇。他向娇羞矜持的姑娘敞开了热情澎湃的心扉。两人相爱后不久,他还给他的恋人写了一首撩人心魄的打油诗,诗中的“乔尼”和“多莉”是两人的昵称:
乔尼是个好小伙,
神魂颠倒梦想多。
想起多莉心头热,
热得枕头着了火。
1902年,没有结婚的他们有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孩名叫利泽尔,爱因斯坦在公开场合从未提起过她,她的命运也一直是个谜。也就在这一年,爱因斯坦在瑞士专利局谋到了一个专利审查员的职务。1903年,他和米列娃结婚。一年后,他们的长子汉斯·阿尔伯特出生。随后,便是一个个奇迹的出现。
对26岁的爱因斯坦来说,1905年是个黄金年,他在这一年写的四篇论文使物理学发生了永久性的变革。其中最重要的一篇是《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因为就是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旷世学说相对论。相对论探讨的是时间、距离和质量的性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它使牛顿两个世纪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发生了动摇。布莱恩在他的传记中写道:“令人奇怪的是,这篇文章既无注释也无参考文献,就好像他的灵感完全来自另一个世界,要不就是来自上帝。”有的传记作家指出了他更现实的灵感来源,说论文的问世应归功于米列娃,还说爱因斯坦否认了她的功劳,这不公平。
不管怎么说,他的几篇论文受到了物理学界的瞩目,爱因斯坦的地位提高了,责任也增加了。就在这时,他的婚姻出现了危机。米列娃在1909年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非常渴望爱情。”但离异的阴影已经显现,爱因斯坦给米列娃开列了一大堆条件,说如果她想与他维持婚姻,就必须接受他的条件。他的条件有“你必须保证……按时把一日三餐送到我的房间里”“你既不能有和我同床的奢望,也不能以任何方式和我亲近”。
1910年,他们的次子爱德华出生。孩子的出生对弥补他们之间的裂痕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到了1914年,就在爱因斯坦成为柏林大学的理论物理学教授的时候,他和米列娃办理了离婚手续。根据种种传说,爱因斯坦是个谦逊的人,但从他的离婚协议可以看出,他完全了解他所做贡献的重要性,因为尽管当时他还没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就已经决定把32000美元诺贝尔奖金全部让与米列娃。他实际的得奖时间是1921年。
与两个儿子的分离使爱因斯坦一直生活在伤感悔痛之中,再加上过度劳累,他终于在1917年秋天病倒了,胃溃疡的折磨使他的体重在两个月中就减了56磅。在表妹埃尔莎·洛温塔尔的精心照料下,爱因斯坦恢复了健康,并且在1919年与表妹结婚。这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婚姻。米歇尔·沙拉说:“洛温塔尔对他说,他可以私下再有一个女人,但一次只能有一个。”在他们婚后的36年中,爱因斯坦给许多女人写过情书,看来他行使了洛温塔尔赋予他的选择权。
1919年,爱因斯坦成了科学界的第一个超级巨星,并且很有可能也是最后的一个。英国人拍到的日食照片显示,太阳的引力作用使星光发生了弯曲。这一发现似乎证明了爱因斯坦的假设,即在时空中,引力不是一种牛顿所说的力,而只是时空连续场的弯曲变形。《纽约时报》在这一年的11月10日宣布了“爱因斯坦理论的胜利”,他的历史地位也在这时得以确立。布莱恩在书中写道:“许多人都认为他是个超人。不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他的名字都是一种象征,一种人类智力极限的象征。”
1921年,在对美国进行的旋风式访问中,有记者请他对相对论做一下简单解释,他沉吟了片刻说:“以前,人们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是相互分离的,我的理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的。”
整个20年代,爱因斯坦都在世界各地周游,不是做报告,就是讲学。这些年中,他既享受着人们对他伟大科学成就的赞美,也承受着身为犹太人所遭受的憎恨。“真正令人感叹的是他的勇气,”沙拉说,“他是纳粹的头号敌人,因为他一直在为反抗纳粹而奔走呼号,所以也成了他们悬赏缉拿的对象。”
1933年,当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后,爱因斯坦离开柏林去了美国,并获得在美国的永久居住权。在美国,他接受了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给他的职位。他曾在这里试图证明物理学中各种基本力的统一性,但他的艰苦努力没有成功,尽管如此,他还是受到了公众的广泛爱戴。人们常会看到他在街上散步,身穿圆领运动衫、卡叽裤,脚上趿拉着一双拖鞋。“他来曼哈顿时,常把他的那辆大敞篷旅行车停在第五大街或第九大街,每当这时,周围所有人都一边喊着‘是爱因斯坦,是爱因斯坦’,一边围拢过来,”加德纳回忆说,他就曾经目睹过这种热闹的场面,“他的照片总是出现在报纸和电影上,所以谁都认识他那张脸。”
格里芬觉得这时的爱因斯坦很可怜:“他完全被人群包围了。”
和在欧洲时一样,来到美国的爱因斯坦对政治依然是直言不讳,不管是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下。1939年,他曾写信给福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敦促美国尽快研制原子弹,争取赶在德国之前制造成功。后来,他又不遗余力地呼吁裁减核武器。因为反对战争和拥护犹太复国主义,联邦调查局关于他的文件达1427页之多。1952年,他还被邀请出任以色列的第二任总统。当然,他谢绝了。
事实上,爱因斯坦的人格深处可能充满了矛盾。他常常声称要与尘世隔绝。他在辞世前不久曾写过这样的话:“我从来就没有全心全意地属于过某个国家和地区,也不属于某个朋友圈子,甚至不属于我的家庭。”可能是他的才气和名声导致了他的卓尔不群,他曾满怀激情地去尝试人间的爱情、父爱、友谊和政治,几十年前拎着小提琴跑到陌生人家为人伴奏的激情一直在他的胸中燃烧。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去世,病因是主动脉瘤破裂。他的辞世使世人痛惜不已。
一个逃亡到美国,也住在普林斯顿的德国人伤心地说:“世界失去了最好的人,我们失去了最好的朋友。”
就是到现在,有些人对失去爱因斯坦依然不能释怀。“他是我一生中见到的最亲切的人,”加德纳轻声细语地说,“在那些日子里,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到我的存在,可他却真诚地对一个11岁孩子的话表示了兴趣。”
(摘自《科学与生活》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