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3期
词语“褒贬转换”趣谈
作者:柳南溪
比如说,我们在报刊上看到“黎民百姓”这个词语的时候,很自然地会想到这是指“平民”而言的。其实,“百姓”这个词语在奴隶社会,并不是指“平民”的,而是指有权有势的贵族,换句话说,当时的“劳苦大众”是没有资格当“百姓”的。只是到了封建社会之后,“百姓”这个词语才逐渐演变成平民的通称。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说,“呆若木鸡”这个成语,现在含有明显的贬义,谁也不愿意当那个“木鸡”。但是原来的“呆若木鸡”却是指“才智很高而锋芒不露的人”,当初这个词语不仅没有丝毫贬义,恰恰相反,是对修炼得很高的一种境界的赞誉。
某些人习惯于粗略地观察事物,我们常常称这种人是“走马看花”(也称“走马观花”),但是这句成语的原意并非如此。这句成语源于唐代孟郊的一首诗《登科后》,原意是描写一种春风得意的心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寻花问柳”这个成语谁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这个成语的原意也并非指“嫖娼”,原意是指玩赏春景———杜甫与严武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次,严武拜访杜甫之后,杜甫写道:“元戎小队出郊炯,问柳寻花到野庭。”于是有了“寻花问柳”这句成语。杜老先生无论如何想不到,若干年后,这句成语竟然成为嫖娼狎妓的代名词!
“侧目而视”现在的意思是表示恼怒或蔑视,但原意则表示敬畏。战国时,苏秦到各国去游说,结果空手而回,等苏秦回到家里,妻子不理他,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和他说话;面对尴尬的场面,苏秦发奋读书,后来被赵王拜为相。当了大官的苏秦再次回到家里,妻子恭恭敬敬地站在一边,不敢正眼看他,只能“侧目而视”了。
假如两个男人的处境都不太好,大家就会说他们俩是“难兄难弟”,这句成语中的“难”字发第四声。其实这句成语的“难”字原来应该读第二声———古代陈元方和陈季方是一对叔伯兄弟,他们俩都夸自己的父亲好,弟兄俩争来争去没有结果,于是请一个叫太丘的人来评判,太丘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于是,就有了成语“难兄难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