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3期

“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颁布”等11则

作者:佚名




  此外,《意见》还提出严禁各中小学特别是改制学校设立任何名目的重点班、实验班、证书班和快慢班。
  (摘自2005年2月1日《中国青年报》)
  
  美国大量招募外籍中小学教师
  在过去几年中,由于学生人数的大幅上升,加上大量教师的离职离任,美国公立中小学面临着师资短缺的困局。
  元旦刚过,为了解决教师短缺问题,巴尔的摩市的绝大部分公立中小学校统一行动,毅然加入了浩浩荡荡的海外师资招募大军中。
  但这一措施却招来了许多美国国内教育专家的批评。他们形容这种海外招募行为是“极其短视的”,根本解决不了美国现有公立中小学体制所面临的诸如教学模式落后、教师工资偏低、工作条件差、社会地位不高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而恰恰是这些问题造成了大量现有师资的流失,同时也让那些有意于从事中小学教育的美国青年人望而却步。
  据了解,美国对应聘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如必须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和相当年限的专科教学经验,还要能够流利地讲不带口音的英语。“高薪”是吸引外籍教师赴美任教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是对那些发展中国家的教师。
  (陈昌喜摘自2005年1月20日《上海泽报》)
  
  美国高中必修“婚恋课”
  美国佛罗里达州规定,婚姻教育是学生拿到高中文凭的必修课程之一。
  早在1999年,俄勒冈州巴克洛斯学校8年级以上的学生,被要求选学一门名称为“结婚课”的新课程。美国40多个州的初中和高中,纷纷开设与婚恋教育相关的课程。艾伦老师使用一本《爱的艺术》的书籍为教材,在课堂上,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他还精心设计这门课的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扮演角色,上台表演。为了使学生们认识到结婚不是轻率和浪漫的,“作业”的最后安排了“离婚”的内容。通过学习,学生们更有理性思维的能力,不会大吼大叫或诅咒对方。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从此走出父母离婚投下的阴影,不再对婚姻生活感到恐惧。
  (龚宝良摘自2005年1月5日《教科导报》)
  
  日本孩子从小接受环保教育
  日本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开始接受环保教育。东京都丰岛区一所幼儿园园长介绍,大班的小孩要学会分辨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
  幼儿园附近还有一个轮胎公园,游乐道具是用废轮胎设计、制作,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地方。在这里玩耍,他们无形中理解了“回收再利用”的环保观念。
  日本社会也在为环保教育而努力。儿童环保俱乐部鼓励民间自行组织儿童选择课题从事环保活动,由政府提供指导员。如组织儿童到下水道工厂参观、调查学校游泳池里的微生物、到市郊收集垃圾、检测河流和自家排水中的成分。这样既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又能加深他们对自然的认识。
  (张艺生摘自2004年12月20日《科学发现报》)
  
  我国拟制订首部国民营养条例
  近日,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翟凤英研究员透露,我国拟制订首部国民营养条例。
  来自卫生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2年底,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7000多万人。
  翟凤英说,中国营养学会的专家认为,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这些慢性疾病的发生与“不会吃饭”———日常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有着密切的关系。
  严峻的现实令中国营养学会的专家们意识到在我国尽快出台国民营养条例的紧迫。翟凤英表示,目前中国营养学会正在召集专家进行分组讨论,全国各地的专家分成十组。条例草案将于3月完成起草工作,5月递交卫生部,年底等待国务院的最终裁决。
  营养学会专家介绍说,我国首部国民营养条例将力图解决目前我国在膳食营养方面最迫切的问题,包括营养调查和监测,食品标签上必须注明营养成分,婴幼儿、妇女等特殊人群的营养等等。条例出台后,所有的幼儿园和学校都要配备专业营养师。
  (摘自2005年1月27日《竞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