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2期

新说文解字

作者:余惕君




  和与合
  
  “和”者,一个“禾”,一个“口”,人有了吃,就和,“和”为贵。中国文化倡导和气生财、和商共赢,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谓“共和”,就是大家都有吃。
  有了吃,但如何吃,有讲究,不能独吞,要一人一口,这就是“合”。所谓“合”,即“人”、“一”、“口”。
  人生如一本账,既要算自己的账,也要算别人的账,要上半夜想想别人,下半夜想想自己。
  大道无术,求缺能圆,不争即争。
  
  企
  
  “企”字,一个“止”,一个“人”,止于人,即企业的根本在于人。“企业”离开了“人”,那就成了“止业”。因此,员工是企业的生命。企业是舟,员工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企业家对钱要激动,对人更要激动,道理很简单,因为钱是人挣的,
  因此,高明的企业家都懂得要远距离看钱,近距离看人。
  
  思想
  
  “思”者,“心”之“田”;“想”者,“心”之“相”。
  思想如何;你对事物的判断就如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经验,心情好,天空特别亮,接触的人也特别美;但心情不好,同样的天空,同样的人,看上去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所谓“境由心造,相由心生”。
  事情既在于怎么样,更在于我们怎么想。我们由人生体会到的心灵平安和喜乐,不仅是因为我们身在何处,或在做什么,更是由我们的心理态度决定的。外在的环境影响是有的,但实在有限。如果思想是快乐的,我们当然就是快乐的;如果脑子里想的凄惨,我们就会凄惨;有恐惧的想法,就会心生恐惧;病态的思想真的会令人生病……心理暗示作用真的是很强的。
  所以,如果你要快乐,你要年轻,就要努力保持一颗快乐的心,年轻的心。
  (傅玉龙荐自《读者》原创版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