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2期

值得借鉴的美国课程

作者:美 丁




  说真的,带孩子到美国,对于孩子能否在美国的学校学到什么,从一开始自己的内心就有几分忐忑。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不顾及经济上的负担,立即安排孩子就读私立学校。在美国,一个比较公认的观点是,私立学校的教学质量要高于公立学校。不然的话,又有谁会自己掏钱去读私立?
  不过,在圣安妮学校面见校长时,因为孩子的学习优势在数学,在国内时,曾是学校数学奥林匹克集训队的成员,参加过省的数学竞赛。因而,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就不失时机地向校长推荐孩子的数学科目。不料,校长在听说了数学奥林匹克这样的话语之后,当即表示,圣安妮学校的数学课只是一个概念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也只是掌握一些数学的基本概念,至于奥林匹克竞赛,学校并不提倡这样的特别训练。听到校长的这番话,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可别让孩子就这么“毁灭”在美国。
  这个担忧很快就得到了加剧。开学后的第3天,学校发下的一大堆教材,其中就有一本600来页的数学教材,书倒是挺厚的,内容又如何呢?心急火燎打开一看,人几乎要晕倒。中学一年级的数学第一章内容是2.6+7.9=?84大于还是小于81?而第二章的内容是27=?353.4÷6.2=?最后一章的内容也不过是1/4×300=?3/5×2/4=?这才明白校长所说的概念教学是怎么回事。然而,就是这样简单的数学内容,那些人高马大的美国孩子还是大伤脑筋。有一天,孩子放学回来说,一道4除以24的题目,全班35个人,连他在内只有两个人做对。
  无论如何,数学是彻底的没指望了。这一点就连孩子自己也心知肚明。应该指出的是,除了数学,美国中学的其他一些课程内容,诸如英语(就相当于国内的语文)、历史、地理、科学、宗教等,无论是质还是量都要比国内强得多。以语文为例,国内的语文就是一本教材,不过250页左右。而美国的英语共有3部教材,一部《英语》,主要讲语法,有534页之多;另一部是《拼写》,着重单词的拼写训练,有312页;还有一部《文献》,讲授各类题材的文学作品,厚达812页。
  不说《英语》《拼写》,单是《文献》,其内容编排就绝非国内的语文教材所能比拟。不仅文章的内容涵盖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口头传说等各类体裁和题材,而且,每一题材也都由若干篇不同时代、不同类型风格、写作特色、语言表达也各不相同的文章组成。文章之外,另配有背景报道、作者介绍以及文章分析、阅读理解等相关内容。此外,每一课还专门列有关联文章的文献网址,以方便学生课外阅读。
  除了英语,美国学校的社会(历史、地理)教学也令人叹为观止。以初一的历史为例,与国内学校历史教材和编年史的简单堆砌不同,美国的初一历史,并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在哪一年发生了哪些事,而是侧重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历史?如何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关联?人类如何发现历史?他们通过埃及胡夫金字塔发掘历程的讲述,告诉学生考古学家是怎样去从事考古挖掘的,包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应该如何进行现场发掘记录。他们还通过古罗马历史学家菲利尼对公元79年所发生的维苏威火山爆发的描写以及1785年画家奥古利克根据菲利尼的描述而创作的油画的比较,让学生们去理解什么是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什么又是第二手资料。并要求学生对于自己所接触到的历史资料,都问上一声:谁是作者?这属于哪一类的资料?这个资料形成的过程以及时间?最后,他们还根据复活节岛上的史前巨石遗迹的考古新发现告诉学生,人类又是如何不断地修正对历史的认识的。
  美国的初中并不设置物理、化学、生物这类的课程,取而代之的是一门名叫科学的课程,这在最初也曾令我们大为吃惊。然而,细细看来,美国的科学教材的编排实在要比国内的相关课程生动有趣以及科学得多。诸如科学的第一章,全章4个小节分为:什么是科学、科学的测量、生命科学的工具、实验室的安全。在讲述什么是科学这样纯理论的内容时,不是简单教条地让孩子们去掌握所谓科学的定义,而是通过对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分析,即从问题的发现开始,经过信息的收集而形成一种假说,然后围绕假说,提出实验设计,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最后在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在这里,科学不再高高在上,它已经衍化成为一种方法和态度,从而更容易为孩子们所接受。此外,在生命科学的工具一节中,所介绍给孩子们的科学工具除却传统的显微镜、X光之外,更多的篇幅放在了诸如电子显微镜、计算机断层扫描(CAT)、核磁共振(NMR)以及激光这样的最新生命科学工具的讲述上。像这一类内容,在国内的中学教材中根本不可能涉及。
  说起美国的学校教育,还有一点必须要提到的是它的宗教课程。鉴于美国并没有国内的那种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因此,虽然这门课带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必须肯定的是,这门课程的确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有益的道德启示。说真的,正是通过这种宗教课程的教育,已经13岁的孩子才生平第一次坐下来,与我们一起讨论什么是妒忌、什么是自我中心、什么是犯罪以及如何道歉、如何避免妒忌、如何避免自我中心、如何避免犯罪等这些平时很难沟通的敏感话题。
  (荐自“家教周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