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期

与学生保持“美的距离”

作者:翟运胜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意思是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进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授的课程。那么,教师诚心诚意待学生好,是否一定会使学生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呢?很多教育现实却否定这个命题。记得我升入初二的第一学期,我们的英语老师来上第一节课时满面笑容,结果我们很多同学都认为这位老师“好说话”,便开始“放肆”起来。接下来的日子这位老师还是与我们“和睦相处”,“打成一片”,我们也很喜欢上她的课,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无拘无束,导致不少像我一样“吃硬不吃软”的同学的英语成绩直线下滑。不少刚毕业的教师都曾尝试着与学生保持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结果使班级的纪律与成绩一落千丈。学生是否“信其道”与老师能否“满面笑容”地对待学生是不成正比的。教师维持必要的权威,争取最低限度的组织权威很重要。有的老师经常被学生冒犯,除去他不能善待学生这个原因外,很可能是因没有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造成的。一位政治家这样说:欲受尊重,就要让别人感受到你与他们之间的距离。这个说法看似有些世故,但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如何相处未尝没有借鉴意义。在现在的一些教育文章中,作者极力推崇师生间要建立起一种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夸大师生“零距离”的作用,似乎只要老师与学生走得近了,就可以把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认为相对于师道尊严,这种想法有些矫枉过正了,也是不太现实的,其效果是不会好的。没有距离的师生关系会给教师带来很多麻烦,甚至说是危险的。认真思考、讨论这个问题也许会更有助于我们把握如何与孩子们相处,促进教育教学。
  在通常情况下,师生由于年龄的差异,在心理上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距离,形成了“代沟”,所以很多孩子有话不向老师说,认为老师不能理解他们,因此教师们很想与孩子们拉近距离。但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往往单纯地认为师生之间的距离越近越好,没有想到在与学生拉近距离的同时,还要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其实,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过远则有生疏之感,过近则生戏谑之忧。在这里不能仅仅用庸俗的“御人术”来解释这个问题。我想这也许就是人与人相处的原则使然吧。夫妻之间尚且要保留一定的距离,何况是师生之间呢?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不是不分上下你我、亲密无间的关系,当然也不是壁垒森严、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这是保证教学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与学生保持距离就不民主吗?显然不是。有意识地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是教育现实的需要,是教学调控的需要,师生各自心理安全的需求。古人易子而教,是很有道理的。现实生活中愿意听从母亲教导的孩子真的是很少,因为母子之间没有距离。没有距离带来的是亲昵,但同时也使母亲们丧失了一部分的管理与组织能力。
  与学生保持多大的距离才适当呢?我认为那是一种美的距离。庄重的前提下亲切,亲切的基础上庄重,和谐相处,不远不近,恰到好处。教师应运用人格与智慧的力量去赢得孩子们的尊重,扩大自己的“非管理影响力”。对不同的学生保持着多远的距离,这是教师教育智慧的表现。对自卑感较重的学生,我们要与他们保持较近的距离,显露出特别的亲近,从而唤醒他们向上的动力;而对性格泼辣,有“侵略”倾向或行为的学生,我们要与他们保持相对远的距离,不然他们会给我们制造很多麻烦,影响班级形成积极的舆论氛围以及教师的权威。对于这类学生,甚至于说可以保持着一种威严,当然这种威严不是来自斥责,不是来自生硬的面孔,而是有意识地运用距离的力量,这种距离的力量并不至于使他们感到不安,却使师生彼此相互尊重和心照不宣。再者,美的距离是因时因地变化的。在课外,我们与孩子们在一起游戏娱乐,这是一种朋友般的关系;而在课堂上则应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需要。对学困生取得的一点微小的进步,我们由衷地赞美,与他们心贴心;而当孩子们犯了严重的错误时,我们也要板起面孔,拉远距离,让他们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唤醒其自责的意识。
  美的距离产生魅力,魅力产生尊严,尊严产生力量。而这种力量无疑是促进学生向上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