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12期
网络孕育的教育信息学
作者:包国庆
总之,试误理论的认知方式,属于一种“往前看”的知识论,它着重知识的生长和发展,其间充满着非逻辑。虽然在它的外表曾经有过被心理学家诅咒的“行为主义”的某些色彩,但是,它确实主宰着人类的面向未来的认知。
2. 原创性知识的不完备性。知识论的另外一种是“往后看”,这是课程论研究的内容,即从现有的知识往后看,其间充满着逻辑过程,但是,我们不能用这种“往后看”的方式,来追索知识的生长或创新。作为知识体系的课程,其逻辑的结果,来自人为的条理化行为,并通过逻辑化的陈述,由教师或讲解或自我阅读,走上从低级到高级的逻辑层次。这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系统的步步推进式的上升,完成了一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完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课程体系中的严密的逻辑结构,完成了经得起波普尔所说的“证伪”的敲打或攻击。
传统教材注重“逻辑完备的演绎”,教材编写专家把一些偶然发现的规律,采取各种简化形式,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演绎叙述,环环相扣,例如数学课本上,由极限?邛导数?邛微分,显得完备和流畅的逻辑化,其好处是便于“注入”“灌输”,这给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提供了方便。然而,这种完备的演绎叙述,却充斥着枯燥、封闭、呆板、沉寂,出现“学生没有问题”的问题,或者说出现“学生提不出问题”的问题,因为其中失去了学生的个体体验,缺乏学生自我知识的建构,失去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失去了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当然,更为严重的是,课本中这种严密的逻辑,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背景上,又使得学习者在精神上受到压抑,在不平等的教育气氛中接受意识桎梏,感到自卑和渺小,失去了向知识挑战的勇气。
“非逻辑认知”观正是对这种“演绎叙述”的反动,在展现知识过程中,把演绎的“知识产生的结果”,转换为“知识形成的过程”,把收敛的知识结论,转换为发散的知识过程,把“结论权”交给学生,让类比、猜想、试误引领学生,让旧知与新知处于矛盾之中,促使学生思维经受跳跃、扩散、震荡的“苦中之乐”后再进行条理化,即从认知的非逻辑过程,转化为教材知识的逻辑过程,最后,教材上的知识变成了他理解的知识。
3. 非逻辑认知过程是一种教师的“无为”。孔夫子说优秀的教学法应该做到“闻一知十”和“举一反三”,但是,创新教育要求的是“无中生有”。上述的非逻辑认知过程,要求教师“无为”,让自己的“无为”产生“无中生有”。教师的无为表现在:不急于呈现知识的结果,不替代学生寻找结论,不干涉学生的认知中的偏差,不扰乱学生自然发生的认知错误,让这个“自然”在学生自己的试误中校正,从自生自灭中获得新生。另一方面,教师要“有为”,即创造一定的情景或设置一定的“现象”,让现象与学生以往的认知发生冲突,激发学生认知,从中受到“刺激”或“挑战”,从中生产飞跃。笔者在多年讲授的电子课中,采用了“无为”,收到良好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的各门教学的主要问题,基本集中在教师过分的“有为”。
*本文系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教育研究的系统方法论”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FAB04005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