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12期

“朗朗书声”随想

作者:俞海英




  近日读了王英华的《亲历苏格兰小学教育》,觉得特别新鲜。作者听课时看到这样的情景:全体小学生起立,同时转向窗户的方向,一起背诵乘法口诀。学生的音量都很小,全班也不抵我们国内一个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其实,作者听课以来,所到之处,所见的情形相同。虽然他们的教学楼是封闭式的,但是从来听不到其它班级传来的声音,更不会有什么朗朗的读书声,彼此之间互不干扰。带着这个困惑,作者询问了一位老师,她说:这也是他们刻意训练学生的一种手段。因为小学阶段的儿童,普遍处于身体发育高峰期,精力旺盛,上课容易分心,让他们放低声音读书、回答问题,可以无意中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平和、安静的氛围。另一个原因是,小学高年段的儿童开始处于变声期,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声带不受损害,他们也不提倡高声朗读。人文关怀的方方面面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极细微之处,让我十分感动。
  我国的教育在这方面则完全相反。我们要求学生声音响亮地回答问题,朗读课文,并把这作为一个优点进行表扬和赞赏。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的活动中,“能再大声一点吗?”“请再大声一点!”这样的要求比比皆是,对于“朗朗书声”,从古至今一直是非常推崇流行的,一直是让我们引以为豪的。“课堂———朗朗书声”定格在我们每一位受过教育或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心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习惯中,有一些是不健康的。获得知识和能力并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它还应该包括许许多多其它为我们所不注意的内容。
  响亮和轻微的声音可以达到同样的学习要求,这个要求带给人或社会的其它影响是什么呢?曾经在一部演绎中、英文化碰撞的英国电影中,看到这样一个细节:中国姑娘、英国小伙结合的家庭中小孩子慢慢地长大了,能说话会活动了。一天,爸爸、妈妈、孩子都在家门前的小园子活动、娱乐,孩子兴奋得东奔西跑,大叫大嚷。爸爸急忙上去轻声制止:“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可以大声说话的。”妈妈不理解:“这是小孩子的天性,不要去制止他。”“那会影响邻居,同时也有损自己的形象。”“在自己家里,怕什么呢?再说小孩子又不懂什么,连大声说话都不可以,那不是太不自由了?”。“以自我为中心,肆无忌惮地干扰别人,是纵容自己伤害别人,社会也将变得不稳定。”这真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啊!这种冲突又说明了什么呢?我也曾在《读者》上读到一篇文章:中国的中学生被邀请去美国演出,住在当地的一家星级宾馆。他们从一进门就开始大声讲话、打闹、嬉戏,如入无人之境,虽经带队老师的管教,仍然没有多大改观。匪夷所思的是,还有人大胆地摁了报火警的装置,竟然拒不承认。宾馆方面在几次制止无效后,发出了驱逐令。这真是件发人深省的事啊!
  我们的校园缺少一种“平和、安静”的氛围,我们的社会也缺少“平和、安静”氛围。更可怕的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对这种现象习以为常,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在“讲话”教育方面的失误。
  “讲话”这个影响人一生的习惯,什么时候我们能够从人文关怀的高度,从社会责任角度去重视,去引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