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12期

育人的四种境界

作者:张丽钧




  看到过一则反虚假广告,画面上是一株生长在精致花盆中的大蒜,绿叶青葱,煞是可爱,画面下面有一行触目惊心的大字:大蒜是这样变成水仙的。
  将大蒜吹嘘成水仙确实有欺世盗名之嫌。我们知道,即使将大蒜种在金盆里,它也绝然开不出雅洁芬芳的水仙花。但是,育人之道却似乎不可一概而论,因为“大蒜”与“水仙”之间的神妙转变不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
  若以大蒜与水仙为喻,笔者以为,育人当有四种境界。
  其一,将水仙看成大蒜。有的人以为,既然是水仙,你就应该积极地用花朵证明自己,那没有开放着花朵的植物,我凭什么要将它看成是水仙?这样的人,没有耐心去等,也不愿意相信热心的呼唤和精心的培育将会使那正孕育着花朵的植物早日实现开花的梦想。更可怕的是,我们当中有些人只会将“高分”视作“花朵”,那没有得到高分的孩子,即使有着善良的人性,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艺术天赋,超凡的体育技能,也会被粗暴地认为是开不出花朵的大蒜。将水仙看成大蒜,以缶养之,断水少光,忽略的目光让它备尝遭受冷落的痛苦,这样,一株不折不扣的水仙也会在苦泪中变成大蒜了。
  其二,将大蒜看成大蒜。这样的眼光本无可厚非,本来嘛,那棵植物压根就不是为了开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但是,哪怕是一株不开花的植物,也应该帮助它学会欣赏花开的美丽。让孩子学会审美,让孩子获得一种灵魂在高处的尊贵体验,让孩子即使做着最没有诗意的事情也能有诗意的情怀。要知道,一棵具有了水仙境界的大蒜,是非凡的大蒜。
  其三,将水仙看成水仙。这样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不管那棵植物是否延误了它的花期,培育它的人都从不失望,从不怀疑。他精心地莳弄着它,殷切地期待着它。他在一份预支的花开的喜悦中幸福地劳作,以心中的花开引导现实的花开。毋庸置疑,被肯定的目光注视着的孩子更容易与成功牵手。然而,孩子也有沮丧的时候,在这样的时候,孩子彻底地否定了自己,他已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唤作“粪土之墙”了。但爱他的人不这么看。他以为,水仙就是水仙。他有决心有信心将水仙从自我心灵的阴影中拯救出来,然后,和它一道迎来生命的花开。
  其四,将大蒜看成水仙。你可能会说:哈,这样的人眼力太差!我却要说:这样的人,不是眼力太差,而是心力太强。大蒜确乎生来就没有开花的奢望,它只是想默默度过身为大蒜的一生。但是,命运使它遇到了那个人。那是一个有着慈母心怀且有着点石成金本领的圣人。他的出现使孩子的智慧泉开始喷涌。孩子从此就可以唱“我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遇见你”这样的歌了。我想,既然“霍桑实验”已经证明了“关注”可以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而“罗森塔尔效应”也告诉了我们“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这样一个有趣现象的存在,那么,将大蒜当成水仙来呵护侍弄的人,就有可能在日后嗅到世间最芬芳迷人的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