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11期

教育不只是“说话”

作者:佚名




  一个学生违反了校规,于是班主任到教室找到这位学生,说:“你到我办公室来,我要找你谈谈”。这样的场景,学生熟悉,家长熟悉,社会也熟悉。这肯定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种教育。
  然而,如果我们把教育仅仅理解为是“说话”,即“我谈你听,我讲你做”,这显然是有很大缺陷的。要教育学生,固然要说话,甚至是训话,但这决不是教育的全部或是全部的教育手段所在。勾起我产生这样一种想法,是缘于一所高级中学校长对我讲过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外籍教师来学校上课,每次上课之前,都要比学生早到,拿了抹布揩拭每一张课桌,连夹层也要揩清爽。这让校长感慨良多:这是一种做人的无声教育,这是对德育的最好诠释。
  是的,教育并非“模特儿”,好像走上舞台才是秀;教育,也并非一定要放喇叭,似乎高调才是教育的圣经。有声的教育,说得好是教育的一种方式;说得不好,则是教育的败笔;说得好做得不好,更是对教育的亵渎。教育,更多的要取决于本体的干净,不论是有声的,还是无声的。
  同时,教育,也并非是到了某种挂着教育牌子的地方,或是刻意布置的场景,或是一种程式化了的仪式,才是教育。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事不在。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或许隐性的时空更有教育的意味。在澳大利亚,一些建筑物旁常有“这里的历史变迁”、“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故事”、“曾经住在这儿的历史名人”等字样,一些年代久远的店铺、码头、港湾旁边会有设计者的生平、建筑特色等相关情况的展示。有些路面上铺着反映当地人文历史的图案,许多孩子非常热爱这些“文物”,为了不踩坏地上的土著图腾,纷纷自觉地绕道而行,从旁边的泥地里走过去,或跳过去。没有人要他们一定要在这个地方接受规定的教育,但就在不经意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与其把一段很有教育意义的历史片断,装饰成教育的经典,倒不如脱去人为过分地渲染教育意义的外衣,还原成过去的真实情景。教育,有时不在于教,而在于悟。悟出来的教育道道,远比灌输的教条来得经典。
  教育的场所因我们的生活而资源丰富,教育的功能因我们的眼光而比比皆是,教育的对象因我们的科学而健康成长。教育,是一张桌,是一幅画,是一个镜头,是一句平凡话,甚至是没有大声喊教育意义的人与事、景与情。也许,在以为最没有教育意义的地方,才最有教育的活力;而在最有教育意义的地方,或许最没有教育的魅力。
  在今天,我们应重新审视教育的质与量。教育不择地、不择时,没有场所之分,没有疆界之别,没有时空之异。既然是让每堵墙都“说话”,那么教育必然是融合在墙内的资料,取决于我们如何适时适情“复制”,而过程本身就是教育。